《黄鹤驿寓题》

时间: 2025-01-10 19:16:31

野云芳草绕离鞭,敢对青楼倚少年。

秋色未催榆塞雁,

人心先下洞庭船。

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车马同归莫同恨,古人头白尽林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鹤驿寓题
作者: 罗隐 〔唐代〕

野云芳草绕离鞭,
敢对青楼倚少年。
秋色未催榆塞雁,
人心先下洞庭船。
高歌酒市非狂者,
大嚼屠门亦偶然。
车马同归莫同恨,
古人头白尽林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在青草覆盖的野外,听着云朵飘过,感受到离别的惆怅。他敢于倚靠在青楼的墙边,回忆起年轻的时光。虽然秋天尚未催促大雁南飞,但人们的心情早已随之下行,向着洞庭湖出发。酒市中的高歌并非出于狂妄,而是在喧闹中偶然得来的欢愉。吃肉时的豪放也是一时的心情。归途的车马虽然相同,但心中却各有不同的怨恨,古人已经在山林间白头。

注释

  • 野云:指野外的云朵,象征自然和离别的情景。
  • 芳草:指芳香的草地,这里暗示离别的惆怅。
  • 青楼:指歌舞娱乐场所,充满青春与活力。
  • 榆塞雁:榆树上的雁,秋天的候鸟,象征时光的流逝。
  • 洞庭船:指驶向洞庭湖的船,寓意行旅与归心。
  • 高歌酒市:在酒市中高歌,暗示人们在喧闹中寻求欢乐。
  • 屠门:屠宰场,象征生活的残酷与偶然。
  • 车马同归:指归途上的车马,暗示人们在外游历后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紫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他的诗风清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诗人常感离别、孤独与对往昔的思念。通过描写自然与人情,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黄鹤驿寓题》是一首抒情丰富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首联“野云芳草绕离鞭”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野外的云彩和芳草环绕着离鞭,象征着离别的惆怅与自然的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青年时光的美好,青楼不仅是娱乐场所,更是青春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

中间几句“秋色未催榆塞雁,人心先下洞庭船”,通过大雁的迁徙与人心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孤独。高歌酒市和大嚼屠门则表现了人在生活中的偶然欢愉,虽然外表看似狂欢,但内心却是各自的无奈和哀伤。

最后两句“车马同归莫同恨,古人头白尽林泉”则深刻揭示了人们在归途上的心态,尽管归家的路途相同,但每个人心中的情感却各不相同。古人已然在山水间白头,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云芳草绕离鞭:描绘自然环境,表达离别情绪。
  2. 敢对青楼倚少年: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3. 秋色未催榆塞雁:秋天未到,暗示时间流逝。
  4. 人心先下洞庭船:人们的心情提前感受到离别。
  5. 高歌酒市非狂者:酒市的欢乐并非愚昧。
  6. 大嚼屠门亦偶然:生活的偶然性,暗示人生无常。
  7. 车马同归莫同恨:归途相同,但心态各异。
  8. 古人头白尽林泉: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心情相联系,增强诗的情感。
  • 对仗:表现诗歌的工整与美感。
  • 排比: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云:象征自由与孤独。
  • 芳草:青春与美好的回忆。
  • 青楼:生活的繁华与青春的热情。
  • 榆塞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
  • 洞庭船:归心似箭,象征旅途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楼”象征什么?
    A. 娱乐场所
    B. 青春与活力
    C. 离别的伤感
    D. 以上皆是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人生无常
    C. 青春的怀念
    D. 离别的痛苦

  3. “高歌酒市非狂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狂欢的快乐
    B. 生活的偶然性
    C. 忧伤与孤独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二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罗隐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更注重生活的豪迈与畅快。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