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戴帅初架阁剡居四首》

时间: 2025-02-04 16:15:14

隔一青山能几里,频频聚首约方来。

生涯冷淡浑如此,输与斑衣学老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隔一青山能几里,频频聚首约方来。
生涯冷淡浑如此,输与斑衣学老莱。

白话文翻译

隔着一座青山能有多少里呢?我们频繁地约定在此聚首。
生活如此冷淡,实在无趣,输给了斑衣的老莱子。

注释

  • :隔开,分开。
  • 青山:青色的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几里:多少里,表示距离。
  • 频频:频繁地,表示次数多。
  • 聚首:相聚,见面。
  • :约定,约会。
  • 生涯:生活,生计。
  • 冷淡:冷清,乏味。
  • :完全,整个。
  • 输与:输给,败给。
  • 斑衣:指老莱子,古代著名的隐士。
  • 学老莱:学习老莱子的淡泊、隐逸生活。

典故解析

  • 老莱子:老莱是春秋时期的人,以隐逸著称,代表着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仲举,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生活冷淡的感慨和对聚会友人的期待。同时,诗中提到的老莱子,暗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开头“隔一青山能几里”,以青山为界,营造出一种距离感,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思念。接着“频频聚首约方来”,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热情。

然而,诗人对生活的冷淡感受则在“生涯冷淡浑如此”中体现,仿佛在诉说生活的无趣与乏味。最后一句“输与斑衣学老莱”,则是将自身的生活状态与老莱子的隐逸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思考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选择。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隔一青山能几里:诗人用青山比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表达一种遥远的思念。
  2. 频频聚首约方来:频繁的约会体现了对友谊的重视,渴望与友人相聚。
  3. 生涯冷淡浑如此:生活的无趣与乏味,作者感到生活缺乏激情。
  4. 输与斑衣学老莱:通过老莱子,诗人自我反思,向往一种简单而清淡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青山”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语:通过对生活的冷淡描述,反映内心的失落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友谊的赞美,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际关系的隔阂。
  • 聚首: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期待。
  • 斑衣: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象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 A.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B. 生活的美好
    • C. 自然的宁静
    • D. 友谊的亲密
  2. “频频聚首约方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友人相聚的期待
    • B. 对生活的失望
    • C. 对自然的向往
    • D.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3. “输与斑衣学老莱”中的“斑衣”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屈原
    • B. 老莱
    • C. 陶渊明
    • D. 李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反映了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陈著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陈著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陶渊明则注重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帮助理解古诗词的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