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五十咏·读书堂》

时间: 2025-01-11 01:56:40

老以书为命,眼将书作雠。

芗林与诚叟,同贩短檠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以书为命,眼将书作雠。
芗林与诚叟,同贩短檠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与依赖,年长的人以书为生,眼前的书本则成为了他的一种仇敌。诗人和老友在芗林中一起贩卖小吃,心中却充满了忧愁。

注释:

  • :指年长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或身边的读书人。
  • 以书为命:以书籍为生,意思是书籍对他而言是生活的根本。
  • 眼将书作雠:眼睛把书本视作仇敌,指的是对书本的依赖和负担。
  • 芗林:指一种植物的林地,这里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诚叟: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 短檠愁:短檠是指简陋的小摊,愁指心中忧愁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清新自然、平易近人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晚年时创作,反映了他对读书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南宋时期,士人重视读书,诗人以此为生,但也面临生活的困扰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读书堂》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忧虑。诗中提到的“老以书为命”,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依赖和尊重,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生活的支柱。然而,随之而来的“眼将书作雠”则透露出一种矛盾心理,书籍的负担让人感到疲惫,似乎是生活中的一种敌人。

“芗林与诚叟”描绘了诗人和同伴们在自然环境中贩卖小吃的情景,这一细节使得整首诗生动起来,仿佛可以看到他们在林中忙碌的身影。短檠的愁苦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尽管诗人热爱书籍,但现实的困扰使得他心中充满忧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生活的无奈,体现了杨万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对书籍的热爱,反映出文化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世俗生活的艰辛与苦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以书为命:老年人将书籍视为生存的依靠,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
  2. 眼将书作雠:眼前的书籍成了一种负担,表现了对学习的压力。
  3. 芗林与诚叟:与朋友在自然中一起生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
  4. 同贩短檠愁:共同在生活中打拼,但心中却充满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书籍与敌人相提并论,突出其对生活的影响。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与生活的无奈,反映了文化人在精神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知识和智慧,是作者精神生活的支柱。
  • 芗林:自然环境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诚叟:友谊与人际关系的象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芗林”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的林地
    • B. 一种书籍
    • C. 一种饮食
  3. “老以书为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书籍的厌倦
    • B. 对书籍的依赖
    • C. 对书籍的冷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读书堂》与李白《静夜思》均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多表现出一种现实的忧虑,而后者则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的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通过对书籍的热爱与生活的艰辛相结合,后者则通过孤独的夜晚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