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田路泥行
路是新泥作,泥逢积雨滂。
如缘大鲶脊,更绕九羊肠。
前店看殊近,行人觉转长。
商量避五岭,辛苦恰相当。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是新铺的泥土路,泥土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很湿滑。就像大鲶鱼的脊背那样,路上弯弯曲曲,像是绕过九条羊肠小道。前面的客店看起来很近,但是行人却觉得路途越来越长。大家商量着要避开五岭,这样的辛苦正好相当。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泥作:新铺的泥土路。
- 积雨滂:指下了很多雨,泥土积水。
- 大鲶脊:形容路面波浪起伏,像大鲶鱼的背部。
- 九羊肠:比喻路的曲折,羊肠小道弯曲如羊肠。
- 前店:指前面的客店。
- 转长:行人觉得路途遥远。
- 五岭:指地形较为复杂的山岭。
典故解析: 诗中“九羊肠”是形象化的比喻,常用于形容道路曲折。五岭则指的是南方的山脉,诗人在此提到避开五岭,表明旅途的艰辛和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重视生活的细节,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田间小路的艰难行走,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田路泥行》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泥泞小路的情景。开头一句“路是新泥作”,直接引入主题,营造出了一种新鲜却又困难的氛围。紧接着“泥逢积雨滂”,以雨水的冲刷和积聚,隐喻生活中的不易与挫折。接下来的比喻“如缘大鲶脊,更绕九羊肠”形象生动,展现了小路的曲折和行走的艰辛,令人感同身受。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前店看殊近,行人觉转长”,传达了旅途的漫长和疲惫,尽管眼前的客店看似近在咫尺,但实际的步履却让人感觉遥远。最后一句“商量避五岭,辛苦恰相当”则是对旅途的总结,暗示着选择与放弃之间的纠结。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人们对此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是新泥作:新修的泥土路面,使人感受到新鲜的同时也暗示着不易行走。
- 泥逢积雨滂:雨水的积聚让道路更为泥泞,突显了行路的艰难。
- 如缘大鲶脊:比喻道路曲折,形象生动。
- 更绕九羊肠:进一步强调道路的复杂与行走的困难。
- 前店看殊近:虽然客店在眼前,但并不代表可以轻松到达。
- 行人觉转长:行人感受到旅途的遥远与疲惫。
- 商量避五岭:提到复杂的地形,表明选择的艰难。
- 辛苦恰相当:强调努力与收获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大鲶脊”和“九羊肠”形象地展示了道路的曲折。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行人觉得路途转长,表达了旅途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艰难旅途的描绘,表现了人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境与选择,以及努力与辛苦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泥:象征着新开始,然而也带来了行走的困难。
- 积雨:代表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增加了旅途的不易。
- 大鲶脊、九羊肠: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曲折,传达出行路的艰辛。
- 前店:象征着旅途的目标,尽管近在眼前却难以到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D. 白居易 -
“九羊肠”在诗中用来比喻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客店的距离
C. 河流的曲折
D. 山脉的壮丽 -
诗中提到的“新泥作”意指? A. 新修的道路
B. 新鲜的泥土
C. 新的生活
D. 新的店铺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田路泥行》与杜甫的《登高》都描绘了生活中的艰辛与对环境的感慨,但杨万里侧重于旅途的细节和人文关怀,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两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