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温温地炉红,皎皎纸窗白。
忽闻啄木声,疑是敲门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温暖的炉火红红的,窗户纸透出洁白的光亮。忽然听见啄木鸟的声音,仿佛是有人在敲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温温:形容温暖的样子。
- 地炉:一种用土制成的火炉,通常用来取暖。
- 皎皎:形容洁白明亮。
- 纸窗:用纸做的窗户,常见于古代建筑。
- 啄木声: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常被用作耳边的轻响。
- 疑是:以为是,猜测是。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运用了自然界的声音来引发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以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而闻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创作于陆游晚年,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和个人生活的磨难,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思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室内场景,营造了一种舒适的氛围。开头两句通过“温温地炉红”和“皎皎纸窗白”的对比,展现了冬日的温暖与静谧。炉火的红光和窗纸的白色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而后两句的“忽闻啄木声,疑是敲门客”,则通过啄木鸟的声音引入了外部世界的元素,增加了诗的层次感。这种突然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让人产生联想,仿佛有访客到来,增加了诗的趣味性与神秘感。
整首诗在简练中蕴含着深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孤独和思索的态度。此诗情景交融,读来令人感到温暖而又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温温地炉红:描绘了温暖的火炉,传达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 皎皎纸窗白:窗纸的洁白与炉火的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室内的光明与温暖。
- 忽闻啄木声:引入自然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给人一种突然的感觉。
- 疑是敲门客:想象外面有访客,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情感的复杂性。
修辞手法:
- 对比:炉火的红与窗纸的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将啄木鸟的声音与敲门客相提并论,增加了生动性。
- 象征:啄木鸟的声音象征着外界的打扰和人际关系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现了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炉:象征温暖与生活的安宁。
- 纸窗:象征着家庭的宁静与光明。
- 啄木声:象征着外部世界的联系与人际交往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温温地炉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冷漠
b) 温暖
c) 忧伤 -
“皎皎纸窗白”中的“皎皎”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暗淡
c) 复杂 -
诗中提到的啄木声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外界的打扰
c) 内心的平静
答案:
- b) 温暖
- a) 明亮
- b) 外界的打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纵笔》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主题上都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但陆游的诗更多表现了温暖与孤独的结合,而杜甫的诗则流露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哀伤。两者风格各异,情感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