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荡荡唐虞去日遒,孔林千载亦荒丘。
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
释书恐非易论语,王迹其在诗春秋!
君臣父子未尝泯,吾道尚传君但求。
白话文翻译
古代的唐虞时代已经过去,时光已久,孔子的林园也变成了荒丘。虽然《六经》残缺不全,但仍可以考证其内容;而百家争鸣之时,谁又能再为此忧心呢?解释经典的书籍恐怕比阐述《论语》更为复杂,而真正的王道仍在于《诗经》和《春秋》之中!君臣和父子的关系从未消亡,我的道理依然传承,只希望君主能有所珍视。
注释
- 荡荡:形容广大而悠远的样子。
- 唐虞:指中国古代的两个理想化的朝代,象征着盛世。
- 孔林:指孔子的墓地及周围的林园。
-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
- 百氏:指众多学派或名士。
- 释书:解释经典书籍。
- 王迹:指王道或治国之道。
- 君臣父子:传统的家国关系,强调道德与伦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著称,作品多反映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荡荡》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外有侵扰、内有纷争之时,陆游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感慨盛世已逝,古典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鉴赏
《荡荡》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文化反思,展示了陆游对古代理想社会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忧虑。开篇便以“荡荡”两字引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盛世的消逝,接着提到“孔林千载”,对比古今,令人感叹。诗中提到的“六经残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虽然经典有缺,但仍然可供后人考证,这种坚韧的文化传承意识令人动容。
在后几句中,陆游进一步探讨了“释书”的复杂性,强调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对经典的理解与应用,尤其是《诗经》和《春秋》。最后,诗中强调了传统伦理关系的重要性,表明陆游对现代社会道德的呼唤与期望。
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深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陆游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在此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荡荡唐虞去日遒:古代理想的盛世唐虞已然远去,时间的流逝显得更加悠长。
- 孔林千载亦荒丘:孔子的陵园千年后也成了荒丘,反映了文化的衰落。
- 六经残缺幸可考:虽然六部经典不全,但仍有考证的价值。
- 百氏纵横谁复忧:百家争鸣的时代已逝,谁还能对此感到忧虑?
- 释书恐非易论语:解释经典书籍并不简单,尤其是《论语》。
- 王迹其在诗春秋: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诗经》和《春秋》。
- 君臣父子未尝泯:君臣和父子之间的关系从未消失。
- 吾道尚传君但求:我的道理依然传承,只希望君主能够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如“君臣父子”和“释书恐非”。
- 象征:唐虞象征理想社会,孔林象征传统文化的衰落。
- 夸张:通过历史的长河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断层。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和对现代道德的思考,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延续,反映了陆游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唐虞:象征古代理想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 孔林:代表文化的传统与智慧的源泉。
- 六经:象征经典文化的价值与重要性。
- 君臣父子:寓意传统伦理关系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荡荡”指的是: A. 低沉的声音
B. 广阔的样子
C. 轻快的步伐 -
“孔林千载亦荒丘”中“荒丘”的意思是: A. 繁华的地方
B. 荒凉的丘陵
C. 人们聚集的地方 -
诗中提到的“六经”不包括: A. 诗
B. 书
C. 兵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陆游的《荡荡》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均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但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结合,而陆游则更强调文化的传承与伦理的延续。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春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