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燕飞》
时间: 2025-01-11 20:49:35意思解释
乳燕飞
原文展示
不信愁来早。自生成如形共影,依依相绕。一点灵根随处有,阅尽古令谁扫。问散作几般怀抱。豪士悲歌儿女泪,更文园善病河阳老。感斯意,即同调。助愁尚有闲中料。满天涯,晓风残月,夕阳芳草。我亦人问沦落者,此味尽教尝到。况早晚又添多少。眼底眉头担不住,向纱窗握管还吟啸。打一幅,写愁稿。
白话文翻译
我不相信愁绪会来得那么早。它就像我的身影总是紧紧相随,缠绕不去。处处都有那一点灵性的根基,阅尽古今的风令谁来清扫?我在问,散落成几种怀抱的情感。豪杰们悲伤地唱着歌,儿女们流下眼泪;而在文人园中,河阳的老者更是多病。感受这个意境,我也随之共鸣。即便有闲暇的时光来助长忧愁,满天的风景中,晓风残月,夕阳映照芳草。我也有人问那些沦落的人,这种滋味我都已尝过。更何况日后又要增加多少呢?眼底眉头都承受不住,向着纱窗我握笔吟啸,写下一幅愁苦的画卷。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信愁来早:不相信忧愁会来得这么早。
- 自生成如形共影:忧愁像影子一样伴随我。
- 一点灵根: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或灵感。
- 阅尽古令谁扫:回顾古今,谁来清理这些忧愁?
- 豪士悲歌儿女泪:豪杰们的悲歌和儿女们的泪水。
- 河阳老:指代一个多病的老者,象征着脆弱和无奈。
典故解析
- 河阳:可能指代的是历史上某个地方的人物,象征着衰老与疾病。
- 豪士:这是古代对有才华之人的称呼,表明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乳燕飞》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在其中感受到个人命运的无常与忧愁,从而将这些情感寄托于诗中。
诗歌鉴赏
《乳燕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意象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情感纠葛的深刻理解。诗中开头便以“不信愁来早”引入,表达了对忧愁来临的怀疑与不甘,接着将愁绪与自身命运相连,体现出一种无法挣脱的感怀。诗中多次提到“豪士悲歌”和“儿女泪”,展现了社会各阶层对于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尤其是对文人病老的哀伤,暗示着创作的艰难与孤独。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象,如“晓风残月”和“夕阳芳草”,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尤其是“眼底眉头担不住”,表现了忧愁的深重,仿佛无法承载更多的情感,最终向“纱窗握管还吟啸”展示了诗人尽管悲伤却依然坚持创作的决心,形成了诗的强烈对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信愁来早:开头设问,质疑忧愁的提前到来。
- 自生成如形共影,依依相绕:将忧愁比作影子,形影不离。
- 一点灵根随处有:暗示灵感或情感的普遍存在。
- 阅尽古令谁扫:反思历史,忧愁难以清扫。
- 问散作几般怀抱:询问不同情感的散落与承载。
- 豪士悲歌儿女泪:描绘社会情感的交织。
- 感斯意,即同调:与情感产生共鸣。
- 助愁尚有闲中料:即使在闲暇时光,忧愁也会滋长。
- 满天涯,晓风残月,夕阳芳草:描绘自然景色,映衬心境。
- 我亦人问沦落者,此味尽教尝到:表达与他人相连的情感体验。
- 况早晚又添多少:思考未来愁苦的增加。
- 眼底眉头担不住:形象化地表现内心的负担。
- 向纱窗握管还吟啸:尽管愁苦,仍继续创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影”比喻忧愁的无处不在。
- 拟人:将情感化为有生命的存在,增强共鸣。
- 对仗:如“晓风残月,夕阳芳草”,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纠葛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在忧愁中依然追寻生活意义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象征着人生的苦闷与无奈。
- 灵根:代表着情感的根基。
- 豪士与儿女:象征不同社会阶层的共同感受。
- 自然景象:如“晓风残月”,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不信愁来早”中的“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平静
- D. 兴奋
-
诗中提到的“豪士”主要指什么样的人?
- A. 富有的人
- B. 有才华和理想的人
- C. 普通百姓
- D. 官员
-
“晓风残月,夕阳芳草”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清晨的希望
- B. 夜晚的宁静
- C. 自然的轮回与无常
- D. 繁华的景象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反映思乡情感与孤独。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对命运的不屈与追求。
诗词对比
- 《乳燕飞》与《静夜思》:两首诗都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但《乳燕飞》更侧重于忧愁的普遍存在,而《静夜思》则更专注于思乡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对吴藻及其作品的详细探讨。
- 《古诗词鉴赏》: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