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赠林都御史二首 其一
锦水啼莺起,巴山春望微。
干戈满眼急,江汉一舟归。
花送琴书色,霜留斧钺威。
所伤豺虎乱,公也息鸥机。
白话文翻译:
锦水边,莺鸟啼鸣,春天的景色在巴山微微显现。
眼前满是战争的紧迫感,江汉水域只见一只归来的小舟。
花朵送来琴书的色彩,霜冻留下斧头和刀威的影子。
所担忧的是豺狼虎豹的骚乱,您也要放下捕鱼的心思。
注释:
- 锦水:指美丽的水域,象征春天的生机。
- 啼莺:指莺鸟的啼鸣,代表春天的到来。
- 巴山:位于今四川一带,风景秀丽。
- 干戈:指武器,象征战争。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水域宽广。
- 花送琴书色:花朵的绚丽色彩仿佛传递着音乐和书籍的气息。
- 霜留斧钺威:霜冻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斧头和刀的威严。
- 豺虎乱:比喻社会动乱和不安。
- 息鸥机:停止捕鱼的活动,暗示停战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以其豪放和清丽的风格著称,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常反映社会时事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战争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李梦阳的《寄赠林都御史二首 其一》以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沉重的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首句“锦水啼莺起”,通过生动的景象引入,展现出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希望。然而,紧接着“干戈满眼急”,却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战争的紧迫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样的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仿佛春光明媚的外表下隐藏着不安的暗流。
在诗中,李梦阳不仅关注自然景色,更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在“所伤豺虎乱”中,豺狼虎豹的称谓暗指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他呼吁人们关注战争带来的创伤,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以“公也息鸥机”收尾,意在呼唤停战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又有对战乱的痛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出李梦阳作为诗人的情怀与担当。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锦水啼莺起:描绘春天的生机,莺鸟的鸣叫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
- 巴山春望微:巴山的春色虽美,但似乎又显得微弱,暗示春天的脆弱。
- 干戈满眼急:战争的景象令人感到无比紧迫,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
- 江汉一舟归:在战争的背景下,唯有小舟归来,显得孤独而无奈。
- 花送琴书色:花的美丽仿佛传递着文化和艺术的气息。
- 霜留斧钺威:霜的冷冽与武器的威严相映衬,暗示着战争的严酷。
- 所伤豺虎乱:比喻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
- 公也息鸥机:表达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愿望。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痛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锦水:象征美好生活,春天的希望。
- 莺:象征生命与生机。
- 花:象征文化与艺术的气息。
- 霜:象征战争的威严与冷酷。
- 豺虎:象征动乱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锦水啼莺起”中的“锦水”指的是什么? A. 战争场景
B. 美丽的水域
C. 冷酷的霜
D. 归来的小舟 -
本诗体现了对什么的渴望? A. 自然的美丽
B. 和平
C. 战争的胜利
D. 文化的繁荣 -
“干戈满眼急”中“干戈”指的是? A. 春天的景象
B. 武器与战争
C. 音乐与书籍
D. 社会的安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平社会。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梦阳的《寄赠林都御史二首》都关注社会现实,但李白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李梦阳则更强调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痛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李梦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