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季弟韵二十首 其九》
时间: 2024-09-19 22:09: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国为农混里廛,
故书抛向短檠边。
台卿复壁犹温孟,
夷甫排墙始悔玄。
送老只消营藁葬,
买春不过费榆钱。
枯肠欲汲无涓滴,
谁道先生万斛泉。
白话文翻译
离开故乡去务农,在市集中混日子;
把旧书扔向短檠旁边。
台卿的墙壁还温暖孟氏,
夷甫的墙壁开始悔恨玄宗。
送走老年只需经营草葬,
买春天不过花费些榆钱。
枯竭的肠胃想要汲取,却没有一滴水;
谁说先生的智慧像万斛泉水那样丰沛?
注释
- 去国:离开故国。
- 混里廛:在市集里混日子。
- 故书:旧书信、旧书籍。
- 短檠:指短的书架。
- 台卿:这里指的是孟氏,可能是指孟子或孟氏理念。
- 夷甫:指的是苏洵的字,可能隐喻其思想。
- 藁葬:草葬,简陋的葬礼方式。
- 榆钱:指榆树的种子,形象地比喻小钱。
- 枯肠:指内心的枯竭和无奈。
- 万斛泉:比喻智慧和知识的丰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轩,号雪渔,宋代诗人,后期的理学家。他的诗风多受唐诗的影响,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写景抒情见长。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晚年,表现他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时代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务农,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故国后务农生活的场景,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开篇以“去国为农混里廛”引入,诗人身处市井,生活简朴,表现出对故国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故书抛向短檠边”,则是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台卿复壁犹温孟”,暗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孟子传承的儒家思想与他所处的冷漠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送老只消营藁葬,买春不过费榆钱”一句,既是对生活的无奈叹息,也是对物质生活的冷漠态度,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与顺应。最后两句以“枯肠欲汲无涓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知识的绝望,进一步突显了他对智慧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学思维,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国为农混里廛”:离开故乡,选择在市集混生活,暗示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调侃。
- “故书抛向短檠边”:将旧书抛弃,象征着对过去的放下与遗忘。
- “台卿复壁犹温孟”:提到孟子的学说,表明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望。
- “夷甫排墙始悔玄”: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在现实中受到挫折的心境。
- “送老只消营藁葬”:对老年生活的淡然,表明对物质的无所谓。
- “买春不过费榆钱”:生活的简朴,象征着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
- “枯肠欲汲无涓滴”: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与无奈。
- “谁道先生万斛泉”:反问中流露出对智慧的渴望,暗示着自身的困境。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送老只消营藁葬”中以“藁葬”对比传统葬礼,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智慧的渴望,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故国:象征着归属感与失落。
- 旧书:代表过去的知识与记忆。
- 草葬:象征着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无奈。
- 榆钱: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
- 泉水:象征着智慧与知识的丰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去国为农”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理想
B. 生活无奈
C. 享受生活 -
“故书抛向短檠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忧伤
B. 释然
C. 愤怒 -
“送老只消营藁葬”中“藁葬”指什么?
A. 豪华葬礼
B. 草葬
C. 火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陆游的隐士生活,刘克庄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陆游则在豪放中流露出对国家的关切与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