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贤像·林和靖》

时间: 2025-01-11 17:11:52

吟共僧同社,居分鹤伴间。

魂归应太息,亭榭遍孤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四贤像·林和靖
吟共僧同社,居分鹤伴间。
魂归应太息,亭榭遍孤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与僧侣共同吟唱的情景,隐居的生活与白鹤相伴。诗人感慨道,自己的灵魂归于自然,忍不住叹息。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孤山,都承载着他的孤独与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吟:吟唱,吟咏。
  • 僧:僧侣,修行之人。
  • 社:社交、交流的地方。
  • 居:生活、居住。
  • 鹤:白鹤,象征高洁和隐逸的生活。
  • 魂:灵魂,精神。
  • 太息:叹息,感慨。
  • 亭榭:亭台楼阁,古代建筑的代称。
  • 孤山:孤独的山,象征隐逸之地。

典故解析
“林和靖”指的是唐代隐士林逋,他以高洁的品格和隐居的生活而著称。诗中提到的白鹤和孤山都暗示着林和靖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文,号云溪,宋代诗人,主攻诗词,尤以豪放和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品德的赞美。刘克庄通过对林和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林和靖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高洁与孤独。诗人用“吟共僧同社”引入了诗的主题,表现了与高人对吟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随后的“居分鹤伴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幽的意境,白鹤的出现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的象征,更是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思考,灵魂的归去与叹息,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上则深沉而细腻,充分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共僧同社”:与僧侣一起吟咏,表现出隐士的生活情趣和志趣相投的友谊。
  • “居分鹤伴间”:隐居生活中有白鹤相伴,象征着高洁与超脱。
  • “魂归应太息”:灵魂归于自然,不由得叹息,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亭榭遍孤山”:亭台楼阁遍布于孤山之上,反映出隐士生活的孤独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生活比作与白鹤相伴,突出其高洁。
  • 拟人:赋予灵魂以情感,表现内心的感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归宿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 :象征高洁、孤独。
  • 孤山:象征隐逸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亭榭:象征人类的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与诗人共同吟唱的是什么身份的人?

    • A. 僧侣
    • B. 学者
    • C. 商人
    • D. 武士
  2.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高洁
    • C. 忍耐
    • D. 友谊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 《山中杂诗》:王维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陶渊明的隐逸诗作,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后者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风格各异,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大全》
  3. 《白话文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