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送逸人归茅洞
原文展示:
三君乖白鹄,各在一山椒。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白话文翻译:
三位朋友像白鹤一样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山头。
你要去穿越茅洞,我正好在这里采集药材的幼苗。
花儿与云气相连,松树与水流的距离却很遥远。
想起你我曾经寻幽探胜的情形,空自歌唱于这午后的时光。
注释:
- 乖:这里指“分散”或“各自”。
- 白鹄:白色的天鹅,象征高洁和孤独。
- 茅洞:茅草搭成的洞,指隐居的地方。
- 采药苗:采集药草的幼苗,反映隐逸生活中的一部分。
- 云气:指云雾、气氛,常用来描写自然景色。
- 松转水程遥:松树的生长环境与水流的距离,暗示路途的遥远。
- 寻幽侣: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伴侣。
- 空歌散午朝:白白地在午后的时光里歌唱,表达一种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子华,号逸人,宋代诗人,隐居于山林,崇尚自然,常以隐逸生活为题材,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周文璞隐居期间,正值他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宋代,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繁华的尘世生活,这首诗便体现了这种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送逸人归茅洞》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诗的开头,三位朋友被比作白鹤,寓意着高洁与清逸,然而他们却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山头,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接着,诗人提到朋友即将穿越茅洞,暗示他即将回归宁静的隐居生活,自己则在此地忙于采药,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致,花与云气的亲近象征着友谊的紧密,而松树与水流的遥远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最后两句“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内心的孤寂。整首诗通过自然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君乖白鹄,各在一山椒。
三位朋友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山头,像白鹤一样高洁,却又孤独。 -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朋友即将回归隐居生活,而自己仍在此地忙于采药,暗示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花与云气相连,象征友谊的亲近;松树与水流的距离则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想起与友人曾经一起探幽的情景,现今却只能在午后空自歌唱,流露出一丝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朋友比作白鹤,展现高洁与孤独。
- 对仗:如“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 拟人:花、云、松、水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赋予了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渗透着孤独与美好的情感交织。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
意象分析:
- 白鹄:象征高洁与孤独。
- 茅洞:隐居与宁静的象征。
- 花:美好与生命的象征。
- 云气:变化与亲近感的象征。
- 松:坚韧与长寿的象征。
- 水:流动与遥远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鹄”比喻的是:
A. 高洁与孤独
B. 美丽的花
C. 清澈的水
D. 风和日丽 -
“想得寻幽侣”中的“幽侣”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爱人
D. 宠物 -
诗中的意象“茅洞”象征:
A. 繁华
B. 隐居与宁静
C. 旅行
D. 争吵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
- 李白的《月下独酌》:描绘孤独与友谊的交织。
诗词对比:
- 周文璞的《送逸人归茅洞》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周文璞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王维则更侧重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