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时间: 2025-01-11 21:4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自在胜分司。
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
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厘。
白话文翻译:
四面八方没有牵挂,挂下官帽的我比在任上更自由。
在探花的宴会上,喝酒的时光总是来得早,
我拜表行香时尽是醉意,甚至不知道何时已然结束。
吃了炮笋和烹鱼,饱餐后便拥袍而眠,醉意朦胧。
告诉你一句话,你一定会笑,
而我也没有心思去羡慕那保守的职位。
注释:
- 挂冠:指辞官,挂掉官帽,象征着辞官归隐。
- 探花:指科举考试中第三名的称呼,这里指以探花之名的宴会。
- 拜表行香:指在宴席中敬酒、行礼等,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 炮笋:指用水煮的竹笋,味道鲜美的菜肴。
- 醉眠:形容饮酒后酣睡的状态。
- 保厘:指保守的官职或地位。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制度之一,诗人以此作为宴饮的场合,表现出对科举的轻松态度。诗中提到的酒宴和饮食描绘了诗人辞官后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平易近人、内容丰富而著称。他一生历经官场,深知世态炎凉,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白居易初致仕之后,表达他辞官后的轻松和对官场生活的淡然。诗中所描绘的宴饮场景,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闲适的生活为主题,表现了白居易在辞官后的快乐心情。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四通八达、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诗人挂下官职,心灵得到了解放。诗中通过“探花尝酒多先到”、“炮笋烹鱼饱餐后”展示了他在宴会上的愉快时光,流露出对美食与酒的赞美。最后两句则通过与朋友的对话,表现出他对过去官场的无所谓态度,反而更享受此时的自在与快乐。整体而言,诗歌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豁达的性格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北东西无所羁:无论南方、北方、东方还是西方,我都不再有牵挂。
- 挂冠自在胜分司:挂下官帽的我比在官职上更为自由。
- 探花尝酒多先到:在探花的宴会上,饮酒的时光总是提前到来。
- 拜表行香尽不知:在敬酒行礼时,醉意已然弥漫,甚至没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 炮笋烹鱼饱餐后:饱餐之后,吃了美味的炮笋和鱼。
- 拥袍枕臂醉眠时:裹着袍子,依偎着手臂安然入睡。
- 报君一语君应笑:若告诉你一声,你定会心生欢笑。
- 兼亦无心羡保厘:我也没有心思去羡慕那保守的官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如“南北东西”与“挂冠自在”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将官场生活与闲适生活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辞官后的自由与快乐,强调了对官场生活的超脱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挂冠:象征着辞官与自由。
- 探花:代表着科举与宴饮的欢愉。
- 炮笋、烹鱼:象征美食与生活的富足。
- 醉眠: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探花”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科举考试的第三名
- C. 一种饮品
-
“挂冠自在胜分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对官职的留恋
-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C. 对宴会的不满
-
“炮笋烹鱼”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的饮食习惯
- B. 诗人的闲适生活
- C. 官场的复杂关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白居易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饮酒和生活的享受,但白居易更强调辞官后的自由与闲适,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饮酒态度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