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时间: 2025-01-11 19:42: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作者:白居易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
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上有巴子城,山下流淌着巴江的水。
这里有一个穷困的人,勉强地称自己是刺史。
他时常偷偷地自嘲,刺史怎么会像他这样呢?
用仓里的谷物来养活家人,用黄缎子包裹妻子。
青苔遮住了他的帽子,雾雨笼罩着他的楼阁。
衙门的鼓声在黄昏和清晨响起,我在郡斋中卧来卧去。
回头望向南浦,那里也在烟波之中。
而我又有什么可感叹的呢,丈夫还滞留在此。
注释
- 巴子城:位于今重庆地区,是巴国的首都。
- 巴江:长江的一条支流,流经巴子城。
- 刺史:古代官职,负责一方的行政管理。
- 仓粟:谷物,指粮食。
- 黄缣:一种黄颜色的丝绸,古代常用于包裹物品。
- 莓苔: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常用于形容青苔覆盖的景象。
- 衙鼓:衙门里用来报时的鼓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民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担任南宾郡刺史期间,表达了他对官职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虽然身为刺史,但他内心感到生活的困顿与无力,透过自嘲来反映出对官场的无情和对家庭的牵挂。
诗歌鉴赏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是白居易在担任南宾郡刺史期间写的一首诗,诗中流露出对官职的自嘲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全诗以巴子城和巴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身处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孤独。首联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设定了诗的背景,接着通过“穷独人”一词,突出了作为刺史的他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和内心的无奈。诗中的“时时窃自哂”展现了白居易对自己处境的自嘲态度,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幽默。
在后续的诗句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细节,如用粮食养家、用丝绸包裹妻子等,展示了他对家庭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几句中,诗人回望南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突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不仅富有生活气息,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冷漠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白居易对人间冷暖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描绘地理环境,设定了诗的背景。
-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表现诗人的自嘲,揭示身份和贫困的对比。
-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揭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自嘲。
- 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描绘日常生活的艰辛与对家庭的关心。
-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体现环境的阴郁,反映诗人的心情。
-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描绘官场的繁忙与诗人心境的疲惫。
-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感叹个人命运,表达对丈夫的关切。
修辞手法:
- 对比:贫困的身份与刺史的名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无奈。
- 意象:青苔、雾雨等意象传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抑郁情感。
- 自嘲: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反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官场冷暖与个人命运”的主题,透过对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个体命运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子城:象征着传统的权力与责任。
- 巴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生命。
- 青苔:象征着孤独与生活的压迫感。
- 雾雨:象征着生活的迷茫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诗人的自嘲? A) 山上巴子城
B)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C) 回头望南浦 -
“青苔翳冠带”中的“青苔”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孤独与压迫
C) 自由与欢乐 -
诗中的刺史身份与实际情况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A) 富裕与贫困
B) 权力与无奈
C) 快乐与痛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在描写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时有相似之处,杜甫更倾向于描绘战争和民生困苦,而白居易则多表现生活的细腻与内心的感慨。两者都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深刻的社会思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