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黄钟楼月)》

时间: 2025-01-10 19:04:39

檐牙缥缈小倡楼。

凉月挂银钩。

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游(黄钟楼月)
作者:周邦彦 〔宋代〕
檐牙缥缈小倡楼。凉月挂银钩。
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白话文翻译:

在楼阁的檐角,缥缈的气息中,小小的倡楼在夜空下。凉爽的月光如银钩般挂在空中。乐声喧闹,笙歌阵阵,透过窗帘的灯火,景色好似扬州的繁华。当年那面如春雪的美人曾与我游玩。如今再来,却无人与我相问,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感到愁绪满怀。

注释:

  • 檐牙:指屋檐的边缘,形容楼阁的轮廓。
  • 缥缈:形容轻盈而飘渺的样子。
  • 凉月:指清凉的月光。
  • 银钩:比喻月亮的形状,如钩子一般。
  • 聒席笙歌:形容喧闹的音乐声。
  • 透帘灯火:灯火透过帘子照射出来。
  • 风景似扬州:形容景色美丽,像扬州那样繁华。
  • 面色欺春雪:形容美人的容貌如春天的雪一样娇嫩。
  • 倚阑愁:靠在栏杆上,感到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江苏无锡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之一,擅长词作,以清丽婉约著称。他的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写女性之美及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周邦彦中年时,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词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他对青春与美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少年游(黄钟楼月)》是一首典型的宋词,表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开篇以“檐牙缥缈小倡楼”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夜景,伴随“凉月挂银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随后的“聒席笙歌,透帘灯火”,则将美好的回忆与喧闹的乐声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词中提到的“当时面色欺春雪”,通过对美人容颜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怀念。与美人一起游玩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去,现今再回首,却“更无人问”,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孤独和失落。结尾的“独自倚阑愁”更是将这种愁苦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成功地表达了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檐牙缥缈小倡楼:描绘了楼阁的优雅与轻盈,给人以美的享受。
    • 凉月挂银钩:月亮如钩,营造出清冷的夜色。
    • 聒席笙歌,透帘灯火:描述热闹的场景与轻音乐,形成对比。
    • 风景似扬州:扬州象征着繁华与美丽,暗示着理想中的生活。
    • 当时面色欺春雪:美人的美貌如春雪般纯洁,象征青春的美好。
    •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时光流逝,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陪伴。
    • 独自倚阑愁:孤独的倚靠在栏杆,愁苦涌上心头。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月挂银钩”,将月亮比作银钩,形象生动。
    • 对仗:例如“聒席笙歌,透帘灯火”,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夸张:如“面色欺春雪”,形容美人的绝世容颜,突出其美丽。
  • 主题思想:整首词的主题在于对青春与爱情的怀念,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

意象分析:

  • 美人: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了词人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
  • :象征孤独与思念,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楼阁:象征着过往的美好回忆与青春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凉月挂银钩”是形容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D. 风
  2. “当时面色欺春雪”中的美人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青春
    • B. 年老
    • C. 战争
    • D. 失落
  3.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愤怒
    • C. 忧愁
    • D. 幸福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少年游》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周邦彦则在意象的描绘上更为丰富,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词研究》
  • 相关论文与专著,如《宋代词人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