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窗搔首发鬅鬙,病不胜衣倚瘦藤。
堪笑颜回忍饥面,常依韩愈看书灯。
残生已与灰俱冷,旧友谁如几可凭?
月落风生忽增气,掠檐劲翮有归鹰。
白话文翻译:
夜晚在窗前抚摸着自己的头发,发鬓稀疏,病痛使我无力,靠在瘦弱的藤椅上。
可笑的是,颜回饥饿的面容却依然耐得住饥饿,常常在韩愈的书灯下读书。
残余的生命与灰烬一样冷淡,旧友中谁能像他一样值得信赖呢?
月亮落下,风声渐起,忽然觉得精神焕发,掠过屋檐的劲鹰归巢。
注释:
- 搔首:抚摸自己的头发。
- 鬅鬙:指发鬓稀疏的样子。
- 忍饥面:忍受饥饿的面容。
- 颜回:孔子的弟子,以仁德著称,形象常与清贫联系在一起。
- 韩愈:唐代文学家,以散文和诗歌著称。
- 劲翮:强壮的翅膀,象征力量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和动荡,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故国的思念。
创作背景:
《夜赋》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体虚弱、生活贫困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夜赋》是陆游晚年抒情的一首诗,透过夜晚的静谧,诗人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脆弱。诗的开头描绘了夜晚的情景,诗人病重,发鬓稀疏,身体虚弱,倚靠在藤椅上,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接下来,提到颜回,诗人以此为对比,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颜回忍饥读书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感慨残生已如灰烬般冷淡,旧友中又有谁能如颜回一般值得依靠,显现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最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月落风生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生命的斗志和希望,劲鹰掠过屋檐,象征着力量与自由,给人以振奋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窗搔首发鬅鬙:夜晚对着窗,轻轻抚摸自己的头发,表现出诗人的忧伤与无奈。
- 病不胜衣倚瘦藤:身体虚弱,衣服都显得宽松,倚靠在无力的藤椅上,反映出诗人的病痛与脆弱。
- 堪笑颜回忍饥面:提到颜回,虽然忍受饥饿却仍然保持淡定的面容,表现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 常依韩愈看书灯:提到韩愈,暗示诗人常在书灯下读书,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 残生已与灰俱冷:生命的残余与灰烬一样冷淡,感慨人生如梦,已无太多希望。
- 旧友谁如几可凭: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失落感。
- 月落风生忽增气:月亮落下,风声渐起,表现出一种生命的转变与希望。
- 掠檐劲翮有归鹰:劲鹰掠过屋檐,象征着力量与自由,给予诗人一种精神的振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残生比作灰烬,形象地表达生命的无常。
- 拟人:月落风生,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月落风生”与“掠檐劲翮”,形成音韵和谐美。
主题思想:
全诗以夜晚的孤独为背景,通过对生命、友情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精神追求的坚持与渴望,虽身处困境,依然向往光明与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代表内心的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藤:象征脆弱与依靠。
- 月:象征生命的流逝与希望的象征。
- 鹰:象征力量、自由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夜赋》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颜回”是哪个朝代的著名人物?
A. 汉代
B. 唐代
C. 春秋 -
诗中“月落风生”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振奋
C. 平静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夜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孤独与生命的思考,但陆游更多体现出对友情的渴望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