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得金陵报,喜甚,从赵景修借酒)》
时间: 2025-01-27 03:50: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得金陵报,喜甚,从赵景修借酒)
李之仪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
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
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
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作者在一个夜晚感受到阴风袭来,窗外的花柳似乎被催促着。清晨没有云彩,依然是明朗的春光。作者想要出门走走,以酒助兴,但手中却空无一物,心中惆怅,打算向王孙借酒来解忧。
注释
字词注释:
- 揉花催柳:形容春天到来时,花开柳绿的景象。
- 阴风:指夜间的冷风,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 破牖:窗户被风吹得摇动或破裂。
- 平晓:清晨,指天刚亮的时候。
- 掀衣起走:动身出门,形象地表达想要外出的心情。
- 空樽:空酒瓶,这里指没有酒可饮。
- 王孙:指王孙公子,代指有钱有势的人。
典故解析:
- 王孙借酒:可能暗指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借酒助兴以解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1084-1119),字师道,号惭愧,南宋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富于情感见长,擅长词曲。李之仪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使他对社会与人情有着深入的理解,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之仪在金陵得知某种消息后写的,表达了他在春日里欣喜的心情,以及借酒消愁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生活中人们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日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惆怅。词的开头“揉花催柳”即刻勾勒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似乎能感受到花朵的娇艳和柳树的新绿。接着,“一夜阴风几破牖”则转入了夜晚的阴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带出了一种不安的情绪。
“平晓无云”之后又回到春日的明朗,展现出春天的温暖和光明。诗人想要走出门外,享受这份春光,然而“欲助喜欢须是酒”,却因为没有酒而感到惆怅,这种情感的内外对比让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李之仪在词中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揉花催柳:春天的气息在花与柳的生长中显现,传达出生机勃勃的氛围。
- 一夜阴风几破牖:描绘了夜晚的风声和窗户的摇动,增添了夜晚的孤寂感。
- 平晓无云:早晨的天空晴朗,象征着新的开始。
- 依旧光明一片春:春天的光明依旧照耀,给人以希望。
- 掀衣起走:表达了作者想要出门的渴望,体现了对春光的向往。
- 欲助喜欢须是酒:想要借酒来增添情趣,表现了诗人对欢愉的追求。
- 惆怅空樽:无酒可饮,感到无奈,流露出一些沮丧。
- 拟就王孙借十分:希望向王孙借酒解愁,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花柳的生长比作生机,生动形象。
- 拟人:将夜晚的阴风描写得仿佛有意图地“破窗”,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李之仪通过清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春天的光辉与个人情绪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唯美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柳:代表春天的柔和与生命力。
- 酒:象征着欢愉与社交,常用以消愁解闷。
- 樽:空酒瓶,寓意内心的空虚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揉花催柳”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阴雨的天气
C) 秋天的萧瑟 -
“惆怅空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沮丧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王孙”代表了什么? A) 普通人
B) 富有的人
C) 农民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 李清照《如梦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与《减字木兰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减字木兰花》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但李之仪更注重春天的意象与个人的细腻感受,而苏轼则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探讨人生哲学。这种对比显示了不同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胡应麟《诗品》
- 王士祯《曲坛杂记》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