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郴江诗》
时间: 2025-01-11 05:36: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仗节遵严会。扬舲泝急流。征涂非白马。水势类黄牛。跳波鸣石碛。溅沫拥沙洲。岸回槎倒转。滩长船却浮。缘崖频断挽。挂壁屡移钩。还忆青丝骑。东方来上头。
白话文翻译:
手持节杖,遵循庄严的会议。扬帆逆着急流而上。征途上不是白马,水势却像黄牛般汹涌。波浪跳跃,石碛发出声响。水花溅起,围绕着沙洲。岸边回旋,木筏倒转。滩涂漫长,船只却浮起。沿着崖壁频繁断缆,挂在壁上屡次移动钩子。还回忆起骑着青丝马,从东方来。
注释:
仗节:手持节杖,象征权威或使命。 扬舲:扬帆,指船只启航。 泝:同“溯”,逆流而上。 征涂:征途,旅途。 白马:指白马津,古代地名,这里用作比喻。 黄牛:比喻水势汹涌。 跳波:波浪跳跃。 鸣石碛:石碛发出声响。 溅沫:水花溅起。 拥沙洲:围绕着沙洲。 槎:木筏。 缘崖:沿着崖壁。 断挽:断缆。 挂壁:挂在壁上。 移钩:移动钩子。 青丝骑:骑着青丝马,指骑马。 东方来上头:从东方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道衡(约540年—约609年),字玄卿,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逆流而上的情景,通过对水势、船行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过往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乘船逆流而上的艰辛旅程。诗中“仗节遵严会”一句,表明了诗人肩负着庄严的使命,而“扬舲泝急流”则展现了逆流而上的决心和勇气。通过对“水势类黄牛”、“跳波鸣石碛”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最后,“还忆青丝骑,东方来上头”一句,勾起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仗节遵严会”:手持节杖,遵循庄严的会议,表明诗人肩负着庄严的使命。 “扬舲泝急流”:扬帆逆着急流而上,展现了逆流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征涂非白马”:征途上不是白马,用白马津比喻,暗示旅途的艰辛。 “水势类黄牛”:水势却像黄牛般汹涌,比喻水势的汹涌。 “跳波鸣石碛”:波浪跳跃,石碛发出声响,生动描绘了水波的动态。 “溅沫拥沙洲”:水花溅起,围绕着沙洲,形象描绘了水花的飞溅。 “岸回槎倒转”:岸边回旋,木筏倒转,描述了船行的曲折。 “滩长船却浮”:滩涂漫长,船只却浮起,展现了船行的艰难。 “缘崖频断挽”:沿着崖壁频繁断缆,描述了船行的危险。 “挂壁屡移钩”:挂在壁上屡次移动钩子,进一步描绘了船行的困难。 “还忆青丝骑”:还回忆起骑着青丝马,勾起了对过往的回忆。 “东方来上头”:从东方来,指回忆中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比喻:如“水势类黄牛”,用黄牛比喻水势的汹涌。 拟人:如“跳波鸣石碛”,赋予波浪和石碛以人的动作和声音。 对仗:如“仗节遵严会,扬舲泝急流”,前后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仗节:手持节杖,象征权威或使命。 扬舲:扬帆,指船只启航。 泝:逆流而上。 黄牛:比喻水势汹涌。 跳波:波浪跳跃。 鸣石碛:石碛发出声响。 溅沫:水花溅起。 拥沙洲:围绕着沙洲。 槎:木筏。 缘崖:沿着崖壁。 断挽:断缆。 挂壁:挂在壁上。 移钩:移动钩子。 青丝骑:骑着青丝马,指骑马。 东方来上头:从东方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仗节遵严会”中的“仗节”指的是什么? A. 手持节杖 B. 仗剑而行 C. 仗义执言 D. 仗势欺人
-
“扬舲泝急流”中的“泝”是什么意思? A. 顺流而下 B. 逆流而上 C. 停泊 D. 漂流
-
“水势类黄牛”中的“黄牛”比喻什么? A. 水势平静 B. 水势汹涌 C. 水势缓慢 D. 水势清澈
-
“还忆青丝骑”中的“青丝骑”指的是什么? A. 骑着青丝马 B. 骑着白马 C. 骑着黑马 D. 骑着黄牛
答案:1. A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或风格相近的其他诗作,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这些诗作同样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诗词对比: 展示同一题材或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如与杜甫的《登高》对比,分析两者在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薛道衡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原文展示、白话文翻译、注释、诗词背景、诗歌鉴赏、诗词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诗词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旨在全面帮助用户理解和学习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