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越人》

时间: 2025-01-11 02:30:04

三十年来事已陈。

口脂眉画各如尘。

从知躞蹀街头步,亦是明珠掌上身。

看翠袖,对红裙。

旧情疑假又疑真。

邻家小女无相识,却说姆姆打扮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思越人
三十年来事已陈。
口脂眉画各如尘。
从知躞蹀街头步,
亦是明珠掌上身。
看翠袖,对红裙。
旧情疑假又疑真。
邻家小女无相识,
却说姆姆打扮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十年来的情感与往事,已然尘封。曾经的美丽打扮如今似乎也不过是浮尘。曾经那个在街头踱步的人,现在也变得如同掌中明珠。看那青翠的袖子,映衬着红色的裙子,旧情的回忆让人又疑惑又真实。邻家的小女孩与我并不相识,却也在说着我身边的女人打扮得多么新颖。

注释:

  • 躞蹀:形容轻快的步伐,特指女性优雅的走路姿态。
  • 明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这里暗指曾经的爱人或美好回忆。
  • 姆姆:指年长的女性,可能是家庭中的女性长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明珠”,常用于比喻珍贵的事物,体现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珍视。“翠袖”和“红裙”则可以联想到古代女子的华丽装扮,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平伯(1899-1986),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精通古典诗词,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诗人通过个人记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思越人》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反思。开篇“事已陈”,将时间定格在三十年之前,恰如一幅淡去色彩的画卷。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爱恋和美好都已然成了尘埃,然而诗人依然对那段情感念念不忘。诗中通过“口脂眉画”描绘了女性的娇美,展现了对当年爱人的怀念。

而在“看翠袖,对红裙”一联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当时的场景。在这幅画面中,旧情的回忆交织着疑惑与真实,情感愈加复杂。邻家的小女孩虽然与自己不相识,却也传递出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时间在改变着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对往昔情感的深切思索,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又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情感真挚而动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十年来事已陈”:时间的积累让往事变得模糊。
    • “口脂眉画各如尘”:曾经的美丽如今也显得苍白无力。
    • “从知躞蹀街头步”:对当年轻快步伐的怀念。
    • “亦是明珠掌上身”:暗指爱人如同珍贵的明珠,值得珍惜。
    • “看翠袖,对红裙”:描绘女子的华丽装扮,唤起对往昔的回忆。
    • “旧情疑假又疑真”:情感复杂,难以分辨真假。
    • “邻家小女无相识”:引入新的角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却说姆姆打扮新”:暗示对青春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明珠”)、对仗(“翠袖、红裙”)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翠袖:象征青春、活力和美丽。
  • 红裙:代表爱情与热情,常与女性的美丽相联系。
  • 明珠:象征珍贵的回忆或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三十年来事已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过往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失望
  2. “看翠袖,对红裙”中,翠袖和红裙象征了什么?

    • A. 青春与美丽
    • B. 贫穷与富贵
    • C. 忧伤与快乐
  3. 该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哀伤
    • C. 忧愁与怀念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俞平伯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情感的细腻与深切。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往昔的深情追忆。

参考资料:

  • 俞平伯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 现代诗词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