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4-09-19 21:45: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作者: 彭元逊 〔宋代〕
日晚游人酥粉涴。
四雨亭前,面面看花坐。
扇拂游蜂青杏堕。
新红一路秋千过。
帘外清歌帘底和。
自理琵琶,不用笙佐。
八折香罗余碧唾。
露花点笔轻题破。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游人如酥粉般娇嫩而醉意朦胧。
在四季亭前,大家围坐着欣赏花朵。
扇子轻轻拂动,蜜蜂在青杏树下纷纷落下。
新红的花朵在秋千旁轻轻摇曳。
帘外传来清脆的歌声,帘内也随之和唱。
我自己弹奏琵琶,不用笙乐伴奏。
八折的香罗上沾着碧绿的唾液。
露水打湿的花瓣上,我轻轻地写下了诗句。
注释:
- 酥粉涴:形容游人如同娇嫩的粉末,形态迷人,意指游人醉态可掬。
- 四雨亭:一个亭子,四周的环境优美,适合观景。
- 青杏:指青色的杏子,象征着青春和初夏的景象。
- 秋千:这里象征着欢快的时光和轻松的气氛。
- 清歌:悠扬动听的歌声。
- 琵琶:一种传统乐器,古典音乐的代表。
- 八折香罗:一种名贵的丝绸,形象生动,展现了华丽的生活。
典故解析:
“蝶恋花”是宋代词人所用的词牌名,常用来描绘爱情、春景和欢愉的氛围。该词牌在宋代广受欢迎,许多诗人均以此为题,表达对爱情与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元逊,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词风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致与人情美。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一个美好的傍晚,诗人可能是在某个风景如画的亭子中,借景抒情,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诗歌鉴赏:
《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傍晚场景,诗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诗人通过对游人、花朵、音乐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尤其是“扇拂游蜂青杏堕”,以扇子轻轻拂动的动作,表现了夏日的闲适与恬淡,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亲密。同时,词中提到的“琵琶”独奏与“清歌”的呼应,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默契,令人心生向往。
整体上,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还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的热情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晚游人酥粉涴”:描绘了晚霞映照下的游人,形态娇美,似酥粉般醉人。
- “四雨亭前,面面看花坐”:在亭子前,游人围坐,欣赏着四周的花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景象。
- “扇拂游蜂青杏堕”:轻扇拂动,蜜蜂在青杏树下飞舞,表现出夏日的生机。
- “新红一路秋千过”:花朵在秋千上轻轻摆动,象征着欢快的气氛。
- “帘外清歌帘底和”:帘外传来的歌声与室内的和声交融,体现了音乐的美好。
- “自理琵琶,不用笙佐”:自己弹奏琵琶,标志着一种独立与自得。
- “八折香罗余碧唾”:精美的丝绸上沾着露水,象征着奢华与细腻。
- “露花点笔轻题破”:用露水湿润的花瓣轻轻书写,暗示着灵动与创造。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人比作“酥粉”,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扇拂游蜂”使自然元素充满生命。
- 对仗:词中有较为严谨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游人:象征生活的轻松与愉悦。
- 花:代表美好与生命的绽放。
- 琵琶:象征艺术与音乐,体现文化内涵。
- 秋千:象征童趣与欢乐,传达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酥粉涴”指的是: A. 游人醉态
B. 花朵盛开
C. 秋千摇曳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古筝
B. 琵琶
C. 笙 -
“帘外清歌”与什么相呼应? A. 秋千
B. 琵琶
C. 游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彭元逊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美好,但彭元逊侧重于欢快的气氛,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