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点绛唇 情景四首
作者: 陆文圭 〔宋代〕
原文展示: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填词未就。迟却窗前绣。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还知否。孤灯坐守。渐入黄昏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柔美身姿,宛如水波般的娇媚,正因未能完成词作而感到惆怅。她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张花笺,思索这首词该寄给谁。她不禁想,自己在孤灯下独自守候,时光渐渐向黄昏迈进。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体: 指洁白如玉的身体,形容女子的美丽。
- 纤柔: 形容纤细柔美。
- 滴滴娇波溜: 比喻女子的姿态如水波般动人。
- 填词: 写词、作诗。
- 花笺: 用来写信或作词的纸张,通常装饰有花纹。
- 孤灯坐守: 在孤独的灯下静坐,形容夜深人静的状态。
- 渐入黄昏后: 指时间推移,进入黄昏时分。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孤灯坐守”与“黄昏”可引申出孤独与思念的情感,符合古诗常见的抒情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文圭,宋代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婉约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女子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常常蕴含深厚的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一个黄昏时分,诗人可能在思念某位心上人,因未能完成词作而感到焦虑与孤独,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爱情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情景四首》是一首充满感情与细腻描写的词作。诗中通过对女子身姿的描绘,展现了她的柔美与娇媚,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诗人通过“填词未就”的自责,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不安,似乎在为未能表达情感而感到遗憾。这种情感的细腻刻画,不仅让人感受到女子的美丽,更折射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整首词在意象上运用了“花笺”与“孤灯”等元素,暗示了情感的寄托与思念的沉淀,展现了一个文人所特有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
- 描述女子的美丽,形容她的身体如玉般洁白,纤细柔美,宛如水波般动人。
-
填词未就。迟却窗前绣。
- 表达写词的未能与窗前绣花的迟缓,暗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
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
- 手中拿着一张花笺,思索这首词该寄给谁,表现出对心上人的思念。
-
还知否。孤灯坐守。渐入黄昏后。
- 不禁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的情感,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孤独感,时间渐渐向黄昏推移,暗示情感的深邃与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体”“娇波”,使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化女子的美丽。
- 拟人: “孤灯坐守”,将灯具象化,增加了情感的温度。
- 对仗: 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对美丽女子的描绘与思念,表达了对爱情未能实现的遗憾与孤独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体: 代表美与纯洁。
- 花笺: 传递情感的媒介,象征着思念与寄托。
- 孤灯: 象征孤独与等待,暗示心中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体”主要指什么?
- A. 玉石
- B. 女子的身体
- C. 花瓣
- 答案: B
-
“孤灯坐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兴奋
-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花笺”用来做什么?
- A. 绣花
- B. 写信
- C. 画画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陆文圭的细腻与李清照的深情形成鲜明对比,李清照的词多以愁苦为主,而陆文圭则在柔美中透出一丝惆怅,二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精读》
- 《陆文圭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