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越调春雨》
时间: 2025-01-10 22:59: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酺·越调春雨
作者:周邦彦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烟雾渐渐散去,春天的鸟儿静悄悄地,偶尔传来飞雨击打高屋的声音。
墙头的青玉旆在春风中摇曳,铅霜已被洗净,嫩芽相互碰触。
春雨滋润琴弦,寒气侵袭枕头,虫网在竹帘上轻轻摇动。
没有人经过的邮亭,听着檐下的水声不断,困倦的睡意刚刚沉沉入梦。
愁苦让我惊醒,梦境模糊难以记起,独自怜惜这寂寥。
行人归来的意愿很急切。最先想起雨水阻碍了车轮。
可怜的是向兰(指兰亭)已显憔悴,卫玠(古代书生)也显得清瘦,平日里容易伤感。
不怪平阳的旅客,因为他在笛声中泪流满面。
更何况萧索的青芜之国,红色的花瓣铺满地,门外的荆桃像豆子一般。
夜晚游玩时,又有谁来点亮烛火呢?
注释
- 对宿:指夜晚的烟雾。
- 青玉旆:青色的旗帜。
- 洗铅霜:指霜雪已被春雨洗净。
- 润逼琴丝:春雨滋润琴弦。
- 寒侵枕障:寒气侵入枕头和床帘。
- 虫网:指虫子在竹帘上织的网。
- 邮亭:古时的驿站。
- 流潦:雨水汇聚成流。
- 卫玠:指古代书生卫玠,寓意清瘦。
- 平阳:指平阳人,可能指旅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江苏苏州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擅长越调,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词风典雅、婉约,常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春雨绵绵的时节,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孤独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萧瑟与人情的冷暖。
诗歌鉴赏
《大酺·越调春雨》是一首描绘春雨与孤独情绪的词作。开篇描绘了春天的宁静和细腻,烟雾散去,鸟儿沉寂,飞雨敲打着屋顶,给人一种清新和安静的感受。墙头的青玉旆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嫩梢相触”则展现了春雨给新生事物带来的滋润。
接下来的描写更为细腻,春雨润物细无声,琴丝被滋润,寒气渗透枕头,虫网轻拂竹帘,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邮亭的无人处,听着檐下的水声,词人感到一阵困倦,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深沉的事情。
随着情感的推进,词人愁苦的情绪开始浮现,“奈愁极顿惊”,梦境的模糊和孤独的自怜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孤寂。行人的归意急促,流潦阻碍了车轮,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迁。
最后,词人提到“未怪平阳客”,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与惋惜,泪水在笛声中流淌,愈发显得悲伤。最后的意象“夜游共谁秉烛”,更是将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内心世界。
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周邦彦细腻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宿烟收:夜间的烟雾逐渐散去,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
- 春禽静:春天的鸟儿安静下来,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飞雨时鸣高屋:飞雨时而敲打高屋,增添了春雨的韵味。
- 墙头青玉旆:墙头的青色旗帜在春风中摇曳,象征春天的生机。
- 洗铅霜都尽:春雨洗净了寒霜,万物复苏。
- 嫩梢相触:嫩芽在春雨中相互碰触,展现生命的活力。
- 润逼琴丝:春雨滋润琴弦,暗示音乐和情感的相互联系。
- 寒侵枕障:寒气渗入枕头,带来一丝凉意。
- 虫网吹黏帘竹:虫子在竹帘上织成的网被春雨轻轻吹动。
- 邮亭无人处:无人经过的邮亭,显得格外寂静。
- 听檐声不断:耳边传来屋檐滴水的声音,令人沉思。
- 困眠初熟:刚入梦境,困倦的感觉渐渐加重。
- 奈愁极顿惊:愁苦让我突然惊醒,感到内心的沉重。
- 梦轻难记:梦境模糊,难以记住,暗示心事重重。
- 自怜幽独:独自怜惜这般孤独,感到一丝哀伤。
- 行人归意速:行人归来的愿望急切,暗示生活的变迁。
- 最先念流潦妨车毂:首先想到的是雨水影响了车轮,生活的无常。
- 怎奈向兰成憔悴:可怜的是兰亭,已显憔悴。
- 卫玠清羸:卫玠的身影清瘦,暗示文人心志的脆弱。
- 等闲时易伤心目:平常时容易伤感,反映人对生活的感悟。
- 未怪平阳客:不怪旅客在笛声中流泪,表达一种共鸣。
- 双泪落笛中哀曲:泪水在笛声中流淌,增添了悲伤的气氛。
- 况萧索青芜国:更何况在这萧索的国度,令人感到无奈。
- 红糁铺地:红色的花瓣铺满地面,象征春天的繁华。
- 门外荆桃如菽:门外的荆桃花如豆般娇嫩,增添春日的气息。
- 夜游共谁秉烛:夜晚游玩时,又有谁来点燃烛火,反映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滋润琴丝的细雨,展现春天的温柔。
- 拟人:虫网在竹帘上轻轻摇动,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全词多处使用对仗,如“困眠初熟”、“自怜幽独”等,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春雨描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对美好春天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的无常和人情的冷暖,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青玉旆:代表生机与活力。
- 琴丝: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联系。
- 虫网:代表自然的细腻与生机。
- 邮亭:象征孤独与寂静。
- 荆桃:象征春天的美好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春禽”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春天的鸟儿
C. 春天的雨水
D. 春天的风 -
词中提到的“流潦”是指什么?
A. 雨水汇聚
B. 风吹草动
C. 花开花落
D. 人来人往 -
“夜游共谁秉烛”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 温庭筠《梦江南》:展现春天的美好与柔情。
诗词对比:
-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与李清照《如梦令》,前者通过春雨描写展示孤独,后者通过花月描绘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手法与意象的选择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选集,包含周邦彦的多部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词学研究》 - 研究古代词人的风格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