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周邦彦
风鬟雾鬓。便觉蓬莱三岛近。
水秀山明。缥缈仙姿画不成。
广寒丹桂。岂是夭桃尘俗世。
只恐乘风。飞上琼楼玉宇中。
白话文翻译:
这段描写中,女子的发型如风轻拂,脸庞被雾气笼罩,仿佛身处蓬莱三岛,近在咫尺。水清山明,仙女般的姿态如画般难以描绘。广寒的丹桂,怎能与尘世的夭桃相提并论?只怕她乘着风,飞上那琼楼玉宇,远离人间。
注释:
- 风鬟雾鬓:形容女子的发型和容貌,风中轻扬,雾中朦胧。
- 蓬莱三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美好的境界。
- 水秀山明:形容自然景色的清丽明朗。
- 缥缈仙姿:指如仙女般轻盈的姿态。
- 广寒丹桂:广寒宫中盛开的丹桂,象征神秘高洁的事物。
- 夭桃:指桃花,象征尘世的繁华与短暂。
- 琼楼玉宇:形容高远的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和长调,风格清丽脱俗,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成诗于周邦彦的晚期,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并存,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在诗中得以展现。此诗通过描写美女的神秘与超然,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周邦彦的《减字木兰花》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美丽女子形象。诗中通过“风鬟雾鬓”的描绘,唤起读者对美的想象,仿佛她从蓬莱三岛而来,超脱于世俗之上。后续的“水秀山明”与“缥缈仙姿”更是将这份美丽与自然的清丽结合,让人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人在描绘美丽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尘世的思考。“广寒丹桂”与“夭桃”的对比,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广寒的丹桂象征着高洁与长久,而夭桃则蕴含了短暂与繁华的无常。最后一句“只恐乘风,飞上琼楼玉宇中”,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与丰富的意象,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体现了周邦彦深厚的艺术造诣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鬟雾鬓:女子的发型轻柔如风,脸颊如雾般朦胧,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 便觉蓬莱三岛近:让人仿佛置身于传说中的仙境,感受到那种美好的氛围。
- 水秀山明:描绘出清澈的水和明亮的山,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缥缈仙姿画不成:即使再美的画也无法描绘出她那超凡的仙女姿态。
- 广寒丹桂:广寒宫中的丹桂代表着超脱与美好,与尘世的桃花形成鲜明对比。
- 岂是夭桃尘俗世: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无情与蔑视。
- 只恐乘风:对理想的渴望,带有一丝忧虑。
- 飞上琼楼玉宇中:渴望超越现实,飞向理想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貌比作仙女,提升了其艺术形象。
- 对仗:如“水秀山明”与“广寒丹桂”,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通过“乘风”来表现对理想的追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美丽的女子为线索,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意象分析:
- 风鬟雾鬓:象征女子的娇美与神秘。
- 蓬莱三岛:代表理想与仙境。
- 水秀山明:体现自然的清丽与和谐美。
- 广寒丹桂:象征高洁与永恒。
- 琼楼玉宇:理想中的超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风鬟雾鬓”主要形容什么?
- A. 女子的衣着
- B. 女子的发型与容貌
- C. 自然景色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蓬莱三岛”象征着____。
-
判断题:诗歌中表达了对尘世的认同与向往。 (对/错)
答案:
- B
- 理想与仙境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周邦彦 vs. 李清照:两者皆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但周邦彦更倾向于描绘理想化的美,而李清照则多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人生与理想,但其风格更加豪放,抒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词集》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