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升平无际》
时间: 2025-01-10 22:17: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升平无际
作者: 江汉 〔宋代〕
升平无际。庆八载相业,君臣鱼水。
镇抚风稜,调燮精神,合是圣朝房魏。
凤山政好,还被画毂朱轮催起。
按锦辔。映玉带金鱼,都人争指。
丹陛。常注意。追念裕陵,元佐今无几。
绣衮香浓,鼎槐风细。荣耀满门朱紫。
四方具瞻师表,尽道一夔足矣。
运花笔,又管领年年,烘春桃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庆祝八年的政绩,君臣关系如同鱼水般融洽。治理国家的风气良好,精神和谐,正是圣明的朝代。凤山的政治稳定,车轮滚滚,红光闪耀。人们在赞叹,盛装的车队映衬着如玉的带子和金色的鱼,大家争相指点。丹陛之上,常常要留意追念裕陵的元佐,如今能与之相比的人少之又少。华丽的衣袍散发着香气,鼎盛的槐树下微风轻拂,门庭充满了荣耀。四方都在仰望这位典范,大家都说只需一位夔龙的才华便足够。运笔如花,每年都能引领春天的桃李。
注释
- 升平无际:表示国泰民安的状态。
- 庆八载相业:庆祝八年的政绩。
- 君臣鱼水:形容君臣关系密切如鱼与水。
- 镇抚:治理安抚。
- 凤山:象征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 裕陵:指代某位先帝,表现对其的怀念。
- 绣衮香浓:华丽的服饰,象征权贵。
- 四方具瞻:四面八方的人都在仰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作著称,擅长描写社会风貌和治国理政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君臣和谐的治国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升平无际”为引子,开篇便展示了一个国泰民安的局面,令人耳目一新。词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君臣关系如同鱼水般融洽,表明了良好的政治生态。接着,词人运用“凤山政好”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稳定的赞美,进一步渲染了盛世的氛围。
“按锦辔,映玉带金鱼”,这一句则通过描绘华丽的车队,引出贵族生活的奢华,展现了经济繁荣带来的文化气息。而“追念裕陵,元佐今无几”,则带有一种历史的沉思,述说着对于先贤的追忆与怀念,体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全词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追忆,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升平无际:开篇点明主题,描绘太平盛世的状态。
- 庆八载相业,君臣鱼水:强调国家治理的成就与君臣间的和谐。
- 镇抚风稜,调燮精神:治理国政的稳重与和谐。
- 凤山政好:象征国家治理的好,寓意政治清明。
- 按锦辔:形象描绘盛大的车队,表现繁华。
- 映玉带金鱼:展示贵族的奢华生活,体现社会富裕。
- 追念裕陵: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怀念。
- 绣衮香浓,鼎槐风细:细致描绘一幅和谐繁荣的生活画面。
- 四方具瞻师表:象征着国家治理的典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臣关系比作“鱼水”。
- 对仗:如“绣衮香浓,鼎槐风细”,对称工整。
- 意象:通过“凤山”、“玉带”等意象,构建出繁荣昌盛的画面。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治理有道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先贤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升平:象征太平盛世,寓意国家安宁。
- 凤山:象征政治的美好与稳定。
- 金鱼:财富与繁荣的象征。
- 绣衮:权力及地位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思考
- B. 对繁荣盛世的赞美
-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 D.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
“君臣鱼水”这一比喻的意思是?
- A. 君臣关系疏远
- B. 君臣关系密切
- C. 君臣关系冷淡
- D. 君臣关系敌对
-
词中提到的“裕陵”指代的是谁?
- A. 先帝
- B. 现任君主
- C. 辩士
- D. 军队首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词作,表达对政治与历史的思考。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作品,体现了对盛世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过零丁洋》(陆游)与《喜迁莺·升平无际》对比:
- 两者都涉及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主题,但陆游更多表现出对国家衰败的感慨,而江汉则聚焦于繁荣之景,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文学史》:深入了解宋代文学及其背景。
- 《古诗词鉴赏》: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