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秋怀 其六》

时间: 2025-01-11 12:55:22

夜夜精魂接,音容在梦中。

照愁无白日,吹老有悲风。

地下身应佚,人间路已穷。

霜华满青草,肯放白头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夜精魂接,音容在梦中。
照愁无白日,吹老有悲风。
地下身应佚,人间路已穷。
霜华满青草,肯放白头翁。

白话文翻译:

整夜与亡灵相见,梦中仍能听见他的声音和容貌。
白天没有光明,只剩下忧愁;秋风吹来,带来悲伤。
我在地下的身影应该已无踪影,而在人间的路途也已走到尽头。
霜华覆盖了青草,是否愿意放走白发老人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精魂:指灵魂或亡灵。
  • 音容:声音和面容。
  • 照愁:照耀忧愁,意指白天照亮的地方也充满了愁苦。
  • 吹老:吹起的风给人带来的老态和悲伤。
  • 地下身应佚:在地下的身体应该已经消失了。
  • 人间路已穷:在人间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 霜华:霜露之华,象征秋天的寒冷和凋零。
  • 白头翁:白发的老人,象征衰老和无奈。

典故解析:
“白头翁”常用来比喻年老者,诗中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年-1620年),字庭坚,号铁崖,明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官员。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之际,作者可能因个人遭遇及时代背景而感到深刻的忧愁与无奈。

诗歌鉴赏:

《癸酉秋怀 其六》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沉思的诗,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失落的情感。前两句“夜夜精魂接,音容在梦中”表明了诗人对已逝之人的思念,梦中的重逢使得失去的痛苦更加真实。接下来的“照愁无白日”,则将忧愁与日常生活结合,暗示白天的光明无法驱散内心的悲哀。诗中“地下身应佚,人间路已穷”更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人似乎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奋斗已无路可走,着重强调了生命的渺小与无常。最后一句“霜华满青草,肯放白头翁”用自然景象来映射老去的无奈,表达了对衰老与死亡的无言感慨。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交织复杂,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晚与亡者的灵魂相接,声音和容貌在梦中重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2. 白天却没有光明,愁苦反而增添,暗示了现实的压迫感。
  3. 诗人感叹自己在人间的道路已经行至尽头,似乎预示了生命的终结。
  4. 霜华覆盖了青草,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反问是否愿意放走已经衰老的自己。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描绘为“吹老”,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匀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意象:霜华、白头翁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传达出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时间和亲人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衰老无奈的深刻思考,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精魂:象征思念和追忆。
  • 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然而在诗中却与愁苦相对。
  • 霜华:象征秋的萧瑟与生命的衰败。
  • 白头翁:象征生命的终结和对衰老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夜精魂接”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思念?
    A. 自己
    B. 亡者
    C. 朋友

  2. “霜华满青草”中的“霜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寒冷与凋零
    C. 夏天的炎热

  3. 诗人对“白头翁”的态度是?
    A. 愉快
    B. 无奈
    C. 轻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表现亲情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癸酉秋怀 其六》与李白的《静夜思》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表达了对失去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于老去与死亡的主题,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