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李季衡东楼》

时间: 2025-02-04 15:34:54

前年呼舫下玻瓈,突兀新楼闯目围。

雁影已随流水去,鹤归空感昔人非。

曩游历历梦中似,往事茫茫知者稀。

幸有季衡风味肖,何当倚槛语朝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年呼舫下玻瓈,突兀新楼闯目围。
雁影已随流水去,鹤归空感昔人非。
曩游历历梦中似,往事茫茫知者稀。
幸有季衡风味肖,何当倚槛语朝晖。

白话文翻译

前年我乘船经过玻璃般的水面,突然看到新楼屹立在眼前。大雁的影子已随流水而去,白鹤归来却感慨昔日的人已不再。曾经游玩的情景在梦中依然清晰,往事已模糊不清,知晓的人少之又少。幸好有李季衡的风采与我相似,不知何时才能倚靠在栏杆上,与他语谈晨曦。

注释

  • 玻瓈:指的是清澈如玻璃的水面。
  • 突兀:形容新楼高耸而显眼。
  • 雁影:大雁的身影,象征着时间流逝。
  • 鹤归空:白鹤回归空中,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 曩游:曾经游玩的情景。
  • 季衡:指李季衡,可能是诗人朋友或知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君平,号松隐,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了翁游历时,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沉思。诗中提到的“李季衡”可能是他的一位朋友,借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寄题李季衡东楼》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悟。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船行至“玻瓈”水面和新楼的情景,将读者引入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孤寂的环境。水面如镜,反映出变迁的无常,突兀的新楼则象征着现代化的进程,与往昔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雁影与鹤归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已逝时光和昔日朋友的怀念。大雁的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白鹤的回归则引发了诗人对人事已非的感慨——昔日的朋友已经不在,令人倍感惆怅。

最后两句回归到对李季衡的思念,诗人希望能与之分享美好的晨曦时光,体现了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真意切,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魏了翁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年呼舫下玻瓈:去年我乘着小船经过如玻璃般清澈的水面,说明了诗人曾经的游历。
  2. 突兀新楼闯目围:突然看到一座新楼高耸入目,突显新旧交替的对比。
  3. 雁影已随流水去:大雁的影子已经随着流水而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4. 鹤归空感昔人非:白鹤归来却感到往日的朋友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5. 曩游历历梦中似:曾经的游玩记忆在梦中依然清晰可见。
  6. 往事茫茫知者稀:往事已模糊,知晓的人越来越少。
  7. 幸有季衡风味肖:幸好有李季衡的气质与我相似。
  8. 何当倚槛语朝晖:希望能够在晨曦中与他倾诉,表达对友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玻璃”,使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如“雁影”与“鹤归”,形成对比,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通过“雁影随流水去”表达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知己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玻瓈:象征清澈与宁静。
  • 新楼:象征现代化与变化。
  • 雁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失去。
  • :象征回归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季衡”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敌人
    C. 诗人的老师
    D. 诗人的亲戚

  2. 诗中“雁影”与“鹤归”分别象征什么? A. 生命与死亡
    B. 时间流逝与怀念
    C. 友情与爱情
    D. 过去与未来

  3.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轻松
    C. 迷茫
    D. 怀旧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夜泊牛津》 by 李白:描绘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寄李白》 by 王维: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写。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相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魏了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