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杭州天竺寺》
时间: 2025-01-11 10:14: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杭州天竺寺
作者: 张祜 〔唐代〕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
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
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天竺寺的优美风景。西南的山峰最为壮丽,仿佛与天界相接。通往寺庙的小路蜿蜒穿过岩石与竹林,泉水从这里流入寺中。在云雾缭绕的丹井旁,我仰望石桥边的明月。远处,江水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楼阁与海的气息相连。塔影在春天的山岭上如雪般明亮,钟声随着傍晚的松林烟雾飘散。无论我去哪里,仍有些许遗憾,只希望能再看那峰顶的莲花。
注释:
- 西南山:指的是天竺寺所在的山。
- 诸天:指天界,形容山的高耸与壮丽。
- 上路:指通往寺庙的道路。
- 蹑云:小心翼翼地走在云雾旁。
- 丹井:可能是指寺庙旁的某种水井。
- 洞壑:山谷,形容声音远而清晰。
- 楼台:指寺庙的建筑。
- 塔明:塔影在阳光下明亮如雪。
- 钟散:钟声在空气中飘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以其风格清新、意境优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题杭州天竺寺》创作于唐代,正值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杭州天竺寺时的所感所悟,展示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天竺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开篇便以“西南山最胜”引入,立刻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巍峨的山峰,像是在宣告这座寺庙的壮丽与神秘。接着,诗人描写了穿越竹林的小路,流淌的泉水,体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中,诗人用“蹑云”一词,增添了神秘感,仿佛将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令人感受到一种轻盈与宁静。随着“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的描写,诗境逐渐开阔,远处江水的回响与楼阁的气息交融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后半部分,诗人以“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两句,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圣洁,仿佛时间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凝固。最后一句“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则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追寻,表明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
描绘了天竺寺所在的西南山,气势雄伟,仿佛与天相接。 -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描述通往寺庙的小路蜿蜒穿过岩石和竹林,泉水流入寺庙。 -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
诗人轻步走在云雾旁,仰望石桥旁的明月,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远处江水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楼阁与海的气息交相辉映,展现出开阔的视野。 -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
塔影在春天的山岭上如雪般明亮,钟声随着傍晚的松林烟雾飘散,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无论去哪里,心中仍有遗憾,只希望能再看到峰顶的莲花,流露出对美好景物的珍惜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诸天”比喻山的高耸,体现其壮丽。
- 拟人:钟声随着松烟飘散,赋予钟声以生命。
- 对仗:如“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杭州天竺寺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与留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高尚与崇高,代表自然的伟大。
- 泉水:象征灵动与生命,展示自然的生机。
- 明月:象征清纯与宁静,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莲花:象征纯洁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祜
C. 杜甫
D. 白居易 -
“蹑云丹井畔”中“蹑云”意指什么?
A. 乘坐云彩
B. 小心翼翼地走
C. 飞翔在云中
D. 隐藏在云里 -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历史的追寻
D.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怀古》(李白)
- 《庐山谣》(李白)
- 《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怀古》的意境与张祜的《题杭州天竺寺》相似,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流露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 《庐山谣》则通过山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风格与《题杭州天竺寺》相近,但更加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题杭州天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