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丘东寺》

时间: 2025-01-11 11:12:39

云树拥崔嵬,深行异俗埃。

寺门山外入,石壁地中开。

仰砌池光动,登楼海气来。

伤心万古意,金玉葬寒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虎丘东寺
作者: 张祜 〔唐代〕

云树拥崔嵬,深行异俗埃。
寺门山外入,石壁地中开。
仰砌池光动,登楼海气来。
伤心万古意,金玉葬寒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东寺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云树环绕、山高林密的景象,给人一种异乡的感觉。寺门外的山峦进入视野,石壁在地中显露出一片开阔。仰望着台阶,池水在阳光下闪动,登上高楼,海风扑面而来。最后,诗人感慨万千,感叹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仿佛金玉都化为寒灰,令人心痛。

注释:

  • 崔嵬:形容山高、树木茂盛的样子。
  • 异俗埃:指异乡的风土人情和尘土。
  • 寺门:寺庙的入口。
  • 石壁:山石的壁面。
  • 池光:池水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芒。
  • 海气:海风的气息。
  • 金玉:象征财富和荣耀。
  • 寒灰:暗指人去世后留下的灰烬,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典故解析:

虎丘为古名胜,位于今苏州,是吴越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该地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诗人通过描绘其美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诗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闲适生活,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可能与诗人游历虎丘东寺有关,借景抒情,表达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张祜的《题虎丘东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结合。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绘云树、深行、寺门、石壁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寺庙环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半部分则通过“仰砌池光动,登楼海气来”的描写,传递出身处山水之间的惬意与遐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然而,诗的结尾“伤心万古意,金玉葬寒灰”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沉重。这种从美景到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在静谧中透出一种深刻的悲凉,传达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切思考。诗人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使人感受到古寺的幽深与岁月的无情。

诗词解析:

  • 第一句:“云树拥崔嵬”,描绘了山高树茂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
  • 第二句:“深行异俗埃”,表达了在异乡行走的感觉,增添了游子的孤独感。
  • 第三句:“寺门山外入”,表现了从自然走入人文的转变,寺庙的存在感愈发明显。
  • 第四句:“石壁地中开”,暗示寺庙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 第五句:“仰砌池光动”,描绘了水面在阳光下波动的情景,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第六句:“登楼海气来”,表现了登高望远的壮阔,海风的吹拂令人神清气爽。
  • 第七句:“伤心万古意”,表达了对历史的感伤与对人生的思考。
  • 第八句:“金玉葬寒灰”,象征着财富与荣耀最终归于无常,令人唏嘘不已。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池光动”中的“光动”将光影赋予了生命,使景象更加生动;“金玉葬寒灰”则通过对比强化了诗歌的主题,突显出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虎丘东寺的美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与对逝去岁月的感伤。

意象分析:

  • 云树: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寺庙:代表着人文历史的积淀与宗教信仰。
  • 池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金玉:象征着财富与荣华,反映出人生的追求与渴望。
  • 寒灰: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历史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树拥崔嵬”中的“崔嵬”指什么? A. 低矮的山
    B. 高耸的山
    C. 平坦的地

  2. “伤心万古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历史的感伤
    C. 对财富的追求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人生的快乐
    B. 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C. 对爱情的怀念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张祜的《题虎丘东寺》,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忧患,而张祜则倾向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更为悠然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