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武牢关
唐代:张祜
行人候晓久裴徊,
不待鸡鸣未得开。
堪羡寒溪自无事,
潺潺一夜宿关来。
白话文翻译:
行人早晨等待天亮,徘徊在此已久;
不等到鸡鸣声响,门还未打开。
真令人羡慕那寒冷的小溪,它是多么自在,
潺潺流水声伴我一夜在关口安宿。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人:旅途中的人;
- 候晓:等待天亮;
- 裴徊:徘徊、踱步;
- 不待鸡鸣:不等到鸡叫声;
- 堪羡:值得羡慕;
- 寒溪:寒冷的小溪;
- 潺潺:水流声;
- 宿关:在关口住宿。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体现了旅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状态的思考。寒溪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悠然,反衬出行人的焦虑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字子容,唐代诗人,出身于文学世家,以诗歌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表现对生活与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旅途中,描绘了旅人因天未亮而无法继续上路的情景,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宿武牢关》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旅人夜宿关口的心境。全诗分为两部分,前两句写行人在天未亮时的焦急与徘徊,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的羡慕。张祜用“寒溪”与“潺潺”这样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恬淡,形成了与行人内心焦虑的鲜明对比。诗中通过行人的等待,体现了对生活节奏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意蕴深厚,虽是简单的日常景象,却深刻反映了人在旅途中对于时间、空间的感知与思考。诗人通过对寒溪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由、安宁的向往,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心境。这种宁静与焦虑的对立,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人候晓久裴徊:行人因天色未亮而在此等待,表现出一种焦虑与无奈的心情。
- 不待鸡鸣未得开: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却仍然无法继续,鸡鸣本是象征清晨的到来,反映了旅人对时间的渴望。
- 堪羡寒溪自无事:寒溪的自在令人羡慕,暗示自然的宁静与安逸。
- 潺潺一夜宿关来:流水声伴随了一整夜,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衬旅人的孤寂。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行人的焦虑与寒溪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寒溪被赋予了“无事”的特征,表现出自然的安闲。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旅人在关口的等待与寒溪的自在,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与对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人:象征着追求与流动的生活状态;
- 寒溪: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无忧;
- 潺潺:水流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安逸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行人候晓久裴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放松
B. 焦虑
C. 快乐 -
“堪羡寒溪自无事”中的“寒溪”象征什么?
A. 忙碌
B. 安宁
C. 哀伤 -
整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A. 清晨的田野
B. 夜晚的关口
C. 白天的山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张祜的《宿武牢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前者侧重于旅途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后者则强调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哲理,两者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