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人还浙东》

时间: 2025-01-23 08:41:41

鸟宿柴门静,更深别意倾。

孤灯寒有晕,细雨夜无声。

渡晓人争立,潮平橹乱鸣。

君今成独往,老罢苦为情。

意思解释

晓上人还浙东

作者:释法平〔宋代〕

原文展示:

鸟宿柴门静,更深别意倾。
孤灯寒有晕,细雨夜无声。
渡晓人争立,潮平橹乱鸣。
君今成独往,老罢苦为情。

白话文翻译:

鸟儿栖息在柴门上,夜更深了,思念之情愈加浓厚。
孤灯散发着微弱的光晕,细雨在夜里悄然无声地落下。
天快亮了,渡口上的人们争相立起,潮水平静,船桨发出阵阵鸣响。
你如今要独自离去,年老之后又为情所困。

注释:

  • 鸟宿:鸟儿栖息,表示夜晚的宁静。
  • 柴门:用柴木搭成的门,象征乡村的朴素和宁静。
  • 别意:离别的情感。
  • 孤灯:独自的灯光,象征孤独。
  • :光圈,指灯光的微弱。
  • 渡晓:指渡口,天快亮时。
  • 潮平:潮水平稳。
  • :船桨,指划船的工具。
  • 苦为情:为情感而苦恼。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反映了古人对离别的思考和情感,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法平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表达思念、孤独、离别等情感为主,风格清新、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在宋代,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知识分子和文人开始关注个人情感,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表现离别愁苦的诗,反映了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晨曦来临时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开篇的“鸟宿柴门静”描绘了宁静的夜晚,鸟儿的栖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安宁,但紧接着“更深别意倾”则暗示了离别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孤灯和细雨的意象交织在一起,一方面表现了环境的冷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渡晓人争立,潮平橹乱鸣”描绘了清晨渡口的人们,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气息。然而与这生动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后两句“君今成独往,老罢苦为情”,诗人似乎在告别一位朋友,表达了自己因离别而产生的深刻感受,暗示着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静谧与喧闹的对比、离别与思念的交织,深刻地描绘了人情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宿柴门静:鸟儿在柴门上栖息,夜晚显得宁静。
  2. 更深别意倾:夜色更深,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3. 孤灯寒有晕:孤独的灯光微弱而冷清。
  4. 细雨夜无声:细雨在夜晚悄然而落,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5. 渡晓人争立:天快亮,渡口的人们纷纷起立。
  6. 潮平橹乱鸣:潮水平静,船桨发出阵阵声响,打破了宁静。
  7. 君今成独往:你如今要独自离去。
  8. 老罢苦为情:年老之后,仍因情而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灯”比作孤独的心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细雨“无声”地落下,增加了诗意的氛围。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如“潮平”和“橹乱鸣”,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晨曦的喧嚣,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和宁静。
  • :象征孤独与希望。
  • :象征思念与泪水。
  • 渡口:象征人生的转折与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鸟宿柴门静”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生活的喧闹
    • B. 夜晚的宁静
    • C. 早晨的忙碌
    • D. 自然的壮丽
  2. “孤灯寒有晕”中的“晕”指的是什么?

    • A. 光圈
    • B. 温暖
    • C. 噪音
    • D. 风景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生活的快乐
    • C. 离别与思念
    • D. 人生的辉煌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 《黄鹤楼》 by 崔颢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 《静夜思》:通过描绘月光和乡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加直白。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