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葵抱蕊未全开,
翠竹阴凉蔽绿苔。
贪看青林飞白鸟,
丁丁啄木又惊回。
白话文翻译:
露水中的葵花含苞待放,翠绿的竹影遮蔽了青苔。贪恋那青翠的树林中飞翔的白鸟,丁丁啄木声又让我惊动回头。
注释:
- 露葵:指露水中的葵花,象征清新和生机。
- 蕊:指花蕊,未全开即表示花朵正在含苞待放的状态。
- 翠竹:绿色的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和坚韧。
- 阴凉:阴影和凉爽的气息,给人以舒适和宁静之感。
- 贪看:沉迷于观看,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 青林:指青翠的树林,常象征生机与活力。
- 丁丁啄木:指啄木鸟啄木的声音,生动地描绘自然界的声音。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具体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希吕,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敏感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光,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愈加深入,诗歌成了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诗歌鉴赏:
《湖山十咏》中的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诗的开头写露葵尚未完全开放,透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接着,翠竹的阴凉不仅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清新感,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贪看青林中的白鸟,诗人用“贪”字道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渴望与沉醉,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而最后一句“丁丁啄木又惊回”则是通过生动的声音描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互动,既有动感又富有情趣。整体上,这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声音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露葵抱蕊未全开:描绘了晨露中的葵花,蕊尚未完全绽放,传达出一种含苞待放的美感。
- 翠竹阴凉蔽绿苔:翠绿的竹子投下的阴影,遮蔽了绿苔,营造出一种清凉的环境。
- 贪看青林飞白鸟:诗人沉醉于青翠的树林中,飞翔的白鸟吸引了他的目光,表现了对自然的欣赏。
- 丁丁啄木又惊回:啄木鸟啄树的声音使诗人惊动,生动展示了自然的动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露葵”比拟自然之美,突出清新自然的气息。
- 拟人:通过“丁丁啄木”的声音,赋予自然生动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词语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细腻观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 露葵:象征清新、希望与生命的萌动。
- 翠竹:象征高洁、坚韧与宁静。
- 青林:象征生机、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 白鸟:象征纯洁与自由。
- 啄木声:象征自然的生动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露葵”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树
- C. 一种草
- D. 一种果实
-
“翠竹阴凉蔽绿苔”中的“阴凉”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的阳光
- B. 竹子的影子
- C. 风的吹拂
- D. 潮湿的空气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厌恶
- B. 渴望
- C. 无所谓
- D. 忽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春日》: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生命的活力。
- 陶渊明《桃花源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诗词对比:
- 王希吕《湖山十咏》与李白《庐山谣》: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王希吕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情感流露,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与壮丽的气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王希吕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