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赠湖塘来上人二首》

时间: 2025-04-27 06:25:45

湖水瀰瀰浸绿苔,湖边衰柳两三栽。

游鱼得意潜还跃,幽鸟多情去复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水瀰瀰浸绿苔,湖边衰柳两三栽。
游鱼得意潜还跃,幽鸟多情去复来。

白话文翻译:

湖水轻轻拍打着绿色的苔藓,湖边种着两三棵衰老的柳树。
游鱼在水中欢快地潜游,时而跃出水面;幽静的鸟儿情意绵绵,来去自如。

注释:

  • 瀰瀰:形容水波轻轻荡漾的样子。
  • :浸润,浸透的意思。
  • 绿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苔藓,常与水相关联。
  • 衰柳:衰老的柳树,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
  • 得意:快乐、得意洋洋,形容鱼儿游得欢快。
  • :潜水,指鱼儿在水中活动。
  • 幽鸟:指幽静、情意浓厚的鸟类。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湖泊和自然景色,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反映出一种闲适与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湖塘之畔,可能是诗人在游览湖泊时,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启发,写下了这首描绘湖边景色的诗歌,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再用韵赠湖塘来上人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塘的自然景色,塑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画面。诗中“湖水瀰瀰”一语,生动地描绘了水波轻轻荡漾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感觉。而“绿苔”则突出了湖边的生态环境,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通过“游鱼得意潜还跃”展示了水中的生机,游鱼的欢快跃动仿佛在诉说着自由与快乐的生活态度。这句诗传达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活泼。

最后一句“幽鸟多情去复来”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幽鸟的来去自如, 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仿佛在传达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构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水瀰瀰浸绿苔:湖水轻轻拍打着绿苔,给人一种柔和、宁静的感觉。
  2. 湖边衰柳两三栽:湖边种着几棵衰老的柳树,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岁月的痕迹。
  3. 游鱼得意潜还跃:游鱼在水中欢快地潜游,时而跃出水面,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快乐。
  4. 幽鸟多情去复来:幽静的鸟儿情意绵绵,时而来,时而去,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灵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与绿色苔藓相结合,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拟人:游鱼与幽鸟的描写赋予了动物以情感,使自然界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情感,反映了一种闲适与恬淡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延续。
  • 绿苔: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生命。
  • 衰柳:反映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游鱼:象征自由与快乐。
  • 幽鸟:代表灵动与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水瀰瀰”形容了什么? A. 湖水波涛汹涌
    B. 湖水轻轻荡漾
    C. 湖水干枯

  2. “幽鸟多情去复来”中的“去复来”指的是什么? A. 鱼的游动
    B. 鸟的来去
    C. 水的流动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在描写中,王维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深邃,而王之道的作品则多了一份生动与轻灵。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均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繁荣与多样。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之道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