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心夜半已飞扬,
唤仆吹灯促晓妆。
鸡翅拍斜茅店月,
马蹄剜破板桥霜。
二陵万里埋荆棘,
十庙百年生稻梁。
安得有臣如祖逖,
慨然击楫誓江长。
白话文翻译:
在夜半时分,我的归心已然飞扬,
呼唤仆人点灯催促天明的妆容。
鸡鸣声拍打着斜斜的茅店月光,
马蹄踏破了冰霜的板桥。
二陵的路途万里被荆棘埋没,
十座庙宇在百年间生长出稻梁。
我希望能有像祖逖那样的臣子,
豪情壮志地击楫誓言要长江不息。
注释:
- 夜半:深夜时分。
- 仆:仆人,侍从。
- 晓妆:黎明时分的妆点,指天亮的景象。
- 鸡翅:鸡鸣声。
- 茅店: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 马蹄:骑马的蹄声。
- 剜破:踏破,踩坏。
- 板桥:用木板搭成的小桥。
- 二陵:指的是两座陵墓,象征远道的艰难。
- 荆棘:比喻路途困难。
- 十庙百年:指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庙宇,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祖逖:古代的英雄人物,因其志向和决心而被后人所称道。
典故解析:
- 祖逖:祖逖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他为了振兴国家,曾经发誓击楫而行,表明自己志向高远的决心。诗中提到祖逖,意在表达诗人对理想和志向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华岳,宋代诗人,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自然景物描写。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华岳的归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诗歌鉴赏:
《早行述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紧密结合。首联“归心夜半已飞扬”,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思念,夜半时分的归心更显得迫切与深切。接下来的“唤仆吹灯促晓妆”,则通过呼唤仆人点灯,表现了诗人对黎明的期待,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开始。
中间两联“鸡翅拍斜茅店月,马蹄剜破板桥霜”,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后两联则转向对历史的回顾,提到“二陵万里埋荆棘,十庙百年生稻梁”,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感叹和对历史的沉思,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结尾的“安得有臣如祖逖,慨然击楫誓江长”,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理想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冀。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咏叹归家的诗,更是对历史、对理想和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归心夜半已飞扬:表达深夜思乡的激动心情。
- 唤仆吹灯促晓妆:呼唤仆人点灯,催促天明,体现急切的归心。
- 鸡翅拍斜茅店月:描绘鸡鸣声与月光交织的清晨场景。
- 马蹄剜破板桥霜:马蹄声打破了晨霜的宁静,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二陵万里埋荆棘:暗示远道的艰难与人生的困境。
- 十庙百年生稻梁:历史悠久的庙宇,象征着时间的沉淀与变迁。
- 安得有臣如祖逖:渴望有志同道合的臣子。
- 慨然击楫誓江长:用祖逖的故事激励自己,为理想而战。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鸡翅”、“马蹄”等生动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场景。
- 对仗:如“二陵万里”和“十庙百年”,形成了整齐的对称美。
- 排比:多次使用“生”、“埋”等动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归乡的思念、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对理想的追求,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 归心:象征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
- 鸡翅:晨曦的来临,代表新的希望。
- 马蹄:旅途的艰辛,象征人生的磨难。
- 二陵:历史的沉重,强调时间的流逝。
- 祖逖:理想与志向的象征,鼓舞人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思乡
B. 爱国
C. 忧国
D. 以上皆是 -
“安得有臣如祖逖”中的“祖逖”指的是? A. 一位将军
B. 一位诗人
C. 一位政治家
D. 一位商人 -
诗中提到的“鸡翅”象征什么? A. 夜晚
B. 归心
C. 清晨的来临
D. 旅途的结束
答案:
- D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夜泊牛津》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早行述怀》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但李白更多展现了对自然的豪情,而华岳则更加注重历史与个人理想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