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吟》
时间: 2025-01-11 07:58: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水吟
闽之山峨峨,可以接穹苍。
闽士孕其秀,胸次尤难量。
闽之水滔滔,可以烛妍丑。
闽士生其间,其美不容。
君不见周家社稷生甫申,
崧岳当年曾降神。
又不见千里秀气钟三苏,
眉山草木皆焦枯。
我生恨不由河洛,
虚负三光并五岳。
地灵人杰推江东,
人物风流兼磊落。
顾此闽之东,自古多英雄。
求其为绝称,独一忠穆公。
公今已即世,后世谁可拟。
惟有詹仲通,一人而已耳。
仲通何如人,景星与凤凰。
不险亦不深,山高兮水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闽地的山水之美,赞颂了闽地的人杰。诗人感叹闽山巍峨高耸,似乎能够直通苍穹;而闽水奔流不息,可以照见美丑。在这里生活的人才俊之士,才华横溢,难以估量。诗中提到周朝的开国之君和崧岳的神灵,目的是强调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接着提到苏轼等人,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钦佩与惋惜。诗人自感生而不在河洛,虚负了先贤的光辉,感叹江东的俊才辈出,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尤其提到忠穆公,认为他是最为杰出的人物。如今忠穆公已逝,后世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唯有詹仲通。最后,诗人用景星与凤凰来比喻詹仲通,表现其卓越非凡,山水虽不险峻,却长久不衰。
注释
- 闽:指福建省。
- 峨峨:形容山高而直立。
- 胸次:胸怀、胸襟。
- 妍丑:美与丑。
- 社稷:指国家,表示周朝的建立。
- 崧岳:指高山,象征神圣。
- 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兄弟,都是著名的文学家。
- 忠穆公:指春秋时期的忠穆公,象征忠诚与英杰。
- 詹仲通:指詹氏家族的优秀人物,象征后来的杰出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个人情怀,强调人杰地灵的关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对历史人物和文化有深厚认识的背景下,诗人试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人文精神和英才辈出之地的特征。
诗歌鉴赏
《山水吟》以闽地的山川为背景,诗人在此基础上抒发了对人杰的钦佩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开篇以“闽之山峨峨,可以接穹苍”引入,展现了闽地山的雄伟壮丽,接着通过“闽士孕其秀,胸次尤难量”引出了对人才的赞美,表现出对闽地士人的高度评价。
在诗中,诗人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强调了杰出人物在国家兴亡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提到的忠穆公和詹仲通,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杰的敬仰。整首诗流畅的韵律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以及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闽之山峨峨,可以接穹苍。:描述闽地的山高耸入云,象征着雄伟与壮丽。
- 闽士孕其秀,胸次尤难量。:这里歌颂了闽地人才的出众与胸怀的宽广。
- 闽之水滔滔,可以烛妍丑。:描绘闽水奔流不息,能照见人世间的美丑。
- 闽士生其间,其美不容。:指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人才,出众而不容忽视。
- 君不见周家社稷生甫申,崧岳当年曾降神。:通过历史典故引入,强调历史上伟人的出现。
- 又不见千里秀气钟三苏,眉山草木皆焦枯。:引述苏氏三兄弟,表达对他们才华的怀念与惋惜。
- 我生恨不由河洛,虚负三光并五岳。:诗人自感生于闽而非河洛,感叹未能承载历史的辉煌。
- 地灵人杰推江东,人物风流兼磊落。:描绘江东之地,人才辈出,风流人物层出不穷。
- 顾此闽之东,自古多英雄。:强调闽地自古以来便有众多英雄。
- 求其为绝称,独一忠穆公。:提到忠穆公是绝无仅有的杰出人物。
- 公今已即世,后世谁可拟。:感叹忠穆公已去世,后人难以比拟。
- 惟有詹仲通,一人而已耳。:认为唯一的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詹仲通。
- 仲通何如人,景星与凤凰。:用景星与凤凰来比喻詹仲通的杰出。
- 不险亦不深,山高兮水长。:总结山水的特点,表达对其的赞美。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闽地的山水为背景,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当代人才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坚定与伟大。
- 水:象征生命与变化。
- 英雄:代表人才与历史的伟大。
- 忠穆公:象征忠诚与英杰。
- 詹仲通:象征后来的杰出人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闽之山可以接什么?
- A. 大海
- B. 穹苍
- C. 田野
- D. 城市
- 答案:B
-
谁是诗中提到的唯一的绝称人物?
- A. 苏轼
- B. 忠穆公
- C. 詹仲通
- D. 河洛人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三苏”指的是哪三位?
- A. 苏东坡、苏轼、苏辙
- B. 苏洵、苏轼、苏辙
- C. 苏轼、苏辙、苏东坡
- D. 苏家三兄弟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华岳的《山水吟》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抒发,而华岳则强调人文与历史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