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鼎不烹胡虏肉,无刀可断佞臣头。
男儿此等不平气,空使冲冠射斗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有鼎却无法烹煮胡人的肉,没刀可以斩断那些谄媚之臣的头。男子汉如果有这样的不平之气,那只会让人冲冠怒发,去射斗牛。
注释
- 鼎:古代炊具,象征权力和食物。
- 胡虏:指外族侵略者,常用来比喻敌人。
- 佞臣:谄媚的臣子,指那些迎合权贵、损害国家利益的人。
- 冲冠:形容因愤怒而激动,帽子都要被冲掉。
典故解析
- “胡虏”:在历史上,胡人通常指北方游牧民族,诗中提到的“胡虏肉”强调了对敌人的厌恶和对国土被侵害的愤怒。
- “佞臣”:历史上常有谄媚之臣,损害国家利益,诗人借此指责当时的社会风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较为坎坷,以慷慨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外敌入侵和内忧外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以及对懦弱和谄媚之臣的不满。
诗歌鉴赏
《闷述二首》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激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国家困境的深切忧虑。诗开篇通过“有鼎不烹胡虏肉”的意象,直指当时国力衰弱,无法反抗外敌的窘迫。接着“无刀可断佞臣头”,将矛头指向内政,揭示了谄媚之臣的存在对国家的危害,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愤怒。
“男儿此等不平气”,则将情感升华,表现出对那些不平之气的渴望释放。最后一句“空使冲冠射斗牛”,通过夸张的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怒和无处宣泄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意识。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有力度,情感真挚,既是对社会现状的控诉,也是对男性气概和英雄气概的呼唤,展示了诗人胸怀壮志的豪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鼎不烹胡虏肉”:意指国家虽有力量,却无力反击敌人,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 “无刀可断佞臣头”:指责当权者的谄媚之臣,表达对他们的不满,也反映出对国政的不信任。
- “男儿此等不平气”:呼唤那些有担当的男子汉,表达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 “空使冲冠射斗牛”:以激烈的情感表现出无法发泄的愤怒,象征一种无奈的反抗。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特别是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张力。
- 比喻:将愤怒比作冲冠,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不平。
- 夸张:用“射斗牛”来表达愤怒的程度,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诗人通过描绘对外敌和内奸的愤怒,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呼唤英雄气概,以激励人们为正义而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鼎:象征权力和力量。
- 胡虏:代表外敌,象征国家的威胁。
- 佞臣:象征内部腐化,反映社会的道德沦丧。
- 男儿:象征担当和勇气,呼唤正义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佞臣”指的是?
- A. 英俊的士兵
- B. 谄媚的臣子
- C. 外族侵略者
-
填空题:诗人用“有鼎不烹胡虏肉”表达对国家____的无奈。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冲冠射斗牛”表现了诗人愤怒而无奈的情感。(对/错)
答案
- B
- 无力反击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春望》 杜甫:表达了对国家破败的深切感慨。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描绘英雄豪情,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过往英勇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尽管诗人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但均在作品中流露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