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时间: 2025-01-27 03:37: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作者: 王丹桂 〔元代〕
说甚根尘。辩甚铅银。
这仙佛路径明分。
何须外觅,不在劳神。
欲要全完,当全道,露全身。
一体同观,无起疏亲。
志常清常静常真。
不惟自利,兼利他人。
定结祥光,成祥瑞,蹑祥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在问:什么是根尘(世俗的事物)呢?什么是铅银(物质的财富)呢?
这条通往仙佛的道路清晰可见,何必向外去寻找呢?其实不需要耗费心神。
若想要达到圆满,必须要遵循大道,展现真实的自我。
万物皆是一体,彼此没有疏离与亲疏之分。
志向要常常保持清净、安静和真实。
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利益,还要兼顾他人的利益。
最终结成祥和的光芒,成就吉祥的瑞兆,踏上祥云。
注释:
- 根尘:指世俗的事物和烦恼。
- 铅银:指物质财富,特别是金钱。
- 仙佛路径:指通向智慧与觉悟的道路。
- 全道:指遵循大道,达到圆满。
- 一体同观:强调万物一体,彼此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丹桂,元代词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表现对道理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词风洒脱、清新,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行香子》创作于元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和精神的迷茫并存。王丹桂在此背景下,通过词作表达了对道德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内心真实状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行香子》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词作,王丹桂通过对比世俗的根尘与物质的铅银,抒发了对真正价值观的思考。全词以问句开头,直接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追求的方向。词中提到的“仙佛路径”象征着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提示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平静,而非外界的纷扰。
王丹桂在词中强调“志常清常静常真”,这不仅是对自我修养的要求,也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他认为,人的修行不仅是为自我利益,更重要的是要兼顾他人的利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首词以清新流畅的语言贯穿,展现了道教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念,呼吁人们回归本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结尾的“蹑祥云”则暗示了理想境界的到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说甚根尘:提问何为世俗之物,启发思考。
- 辩甚铅银:质疑对物质财富的执着,呼唤内心的平和。
- 这仙佛路径明分:指出觉悟的道路是明确的。
- 何须外觅,不在劳神:反对向外寻求,强调自我内省。
- 欲要全完,当全道,露全身:强调实现自我需要遵循内心之道,展现真实。
- 一体同观,无起疏亲:提倡万物一体的观念,消除人我之间的隔阂。
- 志常清常静常真: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真诚。
- 不惟自利,兼利他人:强调利他精神的重要性。
- 定结祥光,成祥瑞,蹑祥云:描绘理想境界的美好,给人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根尘与铅银的对比,突出物质与精神的选择。
- 排比:如“志常清常静常真”,增强了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 象征:仙佛、祥云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对他人的关怀,反映了道教哲学中“无为而治”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根尘:象征世俗烦恼,强调内心的清净。
- 铅银:象征物质财富,警示人们不要被物质所困。
- 仙佛路径:象征理想的修行之路,指向精神的觉醒。
- 祥云:象征吉祥与美好的未来,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根尘”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精神世界
- B. 世俗事物
- C. 财富
-
诗中强调的志向是?
- A. 追求名利
- B. 常清常静常真
- C. 独善其身
-
结尾的“蹑祥云”象征什么?
- A. 迷茫
- B. 理想境界的到来
- C. 物质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王丹桂的《行香子》相比,李白的《将进酒》更强调豪放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但都包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