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题家园新池
作者: 姚合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数日自穿池,引泉来近陂。
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
深好求鱼养,闲堪与鹤期。
幽声听难尽,入夜睡常迟。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我自己挖了一个池塘,引水流到池边。
我寻找水渠连接的地方,围着池岸等待水清澈的时候。
这里很适合养鱼,闲暇时可以与白鹤相约。
夜晚听着水声,常常难以入睡。
注释:
- 穿池: 挖掘池塘。
- 引泉: 引导泉水。
- 近陂: 靠近池边。
- 寻渠: 寻找水道。
- 通咽处: 通往水流汇聚的地方。
- 深好: 深水适合。
- 求鱼养: 养鱼。
- 闲堪与鹤期: 形容闲适,能够与白鹤相约。
- 幽声: 水声。
- 听难尽: 听起来难以停止。
- 入夜: 夜晚。
- 睡常迟: 常常很晚才能入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看作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田园牧歌的生活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字子贞,号秋水,生于扬州,后居长安。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家园新开池塘后,描绘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的隐逸情怀。
诗歌鉴赏:
《题家园新池》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中,姚合通过“数日自穿池,引泉来近陂”开篇,展现了诗人亲自挖掘池塘并引泉水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投入。接下来的“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则透露出诗人细致的观察与期待,表现了对未来清澈水面的渴望。
“深好求鱼养,闲堪与鹤期”一句,诗人描绘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养鱼与鹤相伴,体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生活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而最后两句“幽声听难尽,入夜睡常迟”则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夜晚的水声使人难以入眠,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陶醉和不舍。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渗透出淡淡的哲思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日自穿池: 诗人自己动手挖池塘,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 引泉来近陂: 引导泉水流入池塘,展现出诗人的劳动与成就感。
- 寻渠通咽处: 诗人寻找水流汇聚的地方,暗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
- 绕岸待清时: 环绕池岸,期待水清澈时的美好景象。
- 深好求鱼养: 深水适合养鱼,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理解与实践。
- 闲堪与鹤期: 形容生活的闲适,可以与白鹤相约,表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幽声听难尽: 夜晚水声幽幽,意味深长,难以令人入睡,表现出对自然的沉醉。
- 入夜睡常迟: 夜晚难以入眠,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恋恋不舍。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引泉来近陂”与“寻渠通咽处”,展现了工整的对仗美。
- 拟人: “幽声听难尽”,赋予水声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的情怀,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 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泉水: 代表生命与自然的活力。
- 鹤: 象征着高洁与闲适的生活方式。
- 夜: 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挖池塘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A. 养鱼
- B. 游泳
- C. 灌溉
答案: A. 养鱼
-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着什么?
- A. 忙碌
- B. 高洁与闲适
- C. 富贵
答案: B. 高洁与闲适
-
诗人为什么夜晚难以入眠?
- A. 太热
- B. 水声幽幽
- C. 有朋友来访
答案: B. 水声幽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姚合与王维的诗歌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姚合更注重细致的生活场景和个人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大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姚合的诗风清新而平易,王维则富有哲理和禅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