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许大江山》
时间: 2025-01-24 16:02:1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沁园春·许大江山
作者: 赵孟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许大江山,镇临弹压,岂小任哉。从潘冢导漾,东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开。试向中流,回观铁瓮,万石层棱攒剑堆。金焦峙,号紫金浮玉,卷雪轰雷。君侯文武兼才。天有为生才南国来。历二十年,筹边给饷,上流襟要,几为安排。今此雄藩,精明笳鼓,又唤金汤气象回。长淮北,望中原非远,更展恢规。
白话文翻译:
这片大江山,镇守着边疆,岂能轻视呢?从潘冢出发,江水东流注入大海,南北的天际分明。试着在江中间回头看,铁瓮般的万石堆积如剑。金色的焦山,像紫金浮玉,卷起雪花和雷声。您文武双全,天生英才,南国的人才也是如此。经过二十年的筹划与给养,前线的供给,几经安排。如今这强大的藩地,笙歌鼓乐齐鸣,仿佛再现了金汤的气象。长淮以北,眺望中原并不遥远,更加展开了宏伟的蓝图。
注释:
字词注释:
- 镇临:镇守,防守。
- 潘冢:指某个地点,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地名。
- 铁瓮:比喻坚固的防御。
- 金焦峙:指金色的高峰,象征雄伟。
- 君侯:指统治者或贵族。
- 文武兼才:文治和武功兼备的才干。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金汤”指的是金汤河,象征着坚固的防线,与历史上的防守相关。
- “长淮”指长江,象征着广阔的江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坚,字仲明,号文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豪放、激昂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通过描绘江山壮丽和英才辈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诗歌鉴赏:
《沁园春·许大江山》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通过雄壮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和繁荣的渴望。诗中提到的“镇临弹压”显示出国家的强大,而“从潘冢导漾”则将自然与历史融合,展现出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延续。诗人对统治者的赞美,强调了文武兼备的重要性,反映了对人才的重视。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万石层棱攒剑堆”,生动地描绘了防御的坚固与国之强盛。同时,诗句的节奏感和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增强了其表现力。
通过对大江山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希冀,透过景物传达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感。诗的最后一句“望中原非远,更展恢规”则展现出广阔的视野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许大江山,镇临弹压,岂小任哉。 - 开篇强调江山的雄伟与重要性,言外之意是守卫江山绝非易事。
- 从潘冢导漾,东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开。 - 描绘江水的壮丽,展现地理的广阔与壮观。
- 试向中流,回观铁瓮,万石层棱攒剑堆。 - 中流的回望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防御的坚固。
- 金焦峙,号紫金浮玉,卷雪轰雷。 - 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威严与磅礴气势。
- 君侯文武兼才。天有为生才南国来。 - 对统治者的赞美,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 历二十年,筹边给饷,上流襟要,几为安排。 - 说明国家的边防与供给的筹备,展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考虑。
- 今此雄藩,精明笳鼓,又唤金汤气象回。 - 现今的强大与繁荣,呼应了历史的荣耀。
- 长淮北,望中原非远,更展恢规。 - 展望未来,寄托希望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铁瓮”,比喻坚固的防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气势的磅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信心,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国家的强大,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国家的强盛与安全。
- 铁瓮:象征坚固的防御。
- 金焦峙:象征高峰与伟大成就。
- 文武:象征才智与力量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君侯”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统治者或贵族
C. 文人雅士
D. 军队指挥官 -
“长淮北”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
B. 西方
C. 北方
D. 东方 -
诗中强调了什么样的人才重要性? A. 只需文才
B. 只需武功
C. 文武兼备
D. 只需谋略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孟坚的《沁园春·许大江山》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可见两者均体现了豪迈的爱国情怀,但赵孟坚侧重于对国家的防御与未来的展望,而苏轼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选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提供诗词鉴赏的技巧与方法。
- 《赵孟坚传》 - 研究赵孟坚生平与创作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