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时间: 2025-02-04 18:32: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作者: 曹勋 〔宋代〕
浓绿交阴,脆圆经雨,夏景正新。
遽紫泥封检,红幢建钺,飘然吹起,一片闲云。
禁殿趋班,玉音亲诏,并遣皇华通宝邻。
凌篘去,任重霄温暑,万里风薰。
炎曦正斡天钧。更午气均齐天地根。
运至精感化,千和万合,涤除旁说,必自成真。
已约归期,秋风前后,梨枣黄花满地匀。
阊阖晚,待朝元紫府,上达明君。
白话文翻译
浓绿的树影交错,雨水滋润后的圆润果实,夏天的景色正显得新鲜。紫泥封印的文书,红色的幢旗高高竖起,轻轻飘动着,仿佛一片悠闲的云朵。朝廷的禁殿里,官员们整齐地走入,皇帝的声音亲自下达诏令,同时派遣华丽的皇室宝物去往邻国。乘着轻风,任凭高温在空中弥漫,万里之遥的凉风送来阵阵清爽。炎热的阳光正在调和天体的均衡,午后的气息在天地之间和谐交融。命运的运转带来精纯的感化,万千事物相互结合,去除旁人的流言,终将成就真理。已经约定好归期,在秋风的前后,梨树和枣树的黄花遍地开放。夜幕降临,等待朝元的紫府,向明君汇报。
注释
- 浓绿交阴: 形容树木的绿叶繁茂,树影交错。
- 脆圆经雨: 形容雨后果实饱满,可口。
- 紫泥封检: 指用紫色泥土封印的文书,象征正式的诏令。
- 红幢建钺: 红色的幢旗竖起,象征威严和权力。
- 凌篘去: 乘风而去,形容轻松自在。
- 运至精感化: 命运到达了极致的感化,意指变化和转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子厚,号愿斋,南宋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艺术造诣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与朝廷的繁荣,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沁园春》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与朝廷繁华的诗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国家与社会的思考。开篇以“浓绿交阴,脆圆经雨”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画面,给人以清新之感。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转向对朝廷的描写,通过“紫泥封检,红幢建钺”表现了朝廷的威严与权势,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景象。
诗中的意象丰富,层次分明,从自然风光到政治生活的描写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诗人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反思。最后,以“已约归期,秋风前后”收尾,显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恰似一种人生的哲学,既有对当下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浓绿交阴: 形容夏日树木繁茂的景象,充满生命力。
- 脆圆经雨: 雨水使果实更加饱满,象征丰收的希望。
- 遽紫泥封检: 表现出朝廷的正式和严肃。
- 红幢建钺: 强调国家的威严和权力。
- 凌篘去: 描绘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运至精感化: 指命运的变化带来新的希望。
- 阊阖晚: 意指夜幕降临,结束一天的忙碌。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炎曦正斡天钧”,通过拟人手法,使自然现象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夏日的美景与朝廷的繁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浓绿: 象征生机与希望。
- 紫泥: 代表权威与正式。
- 红幢: 表达威严与尊贵。
- 闲云: 暗示自在与逍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的夏日景象主要是哪个颜色的树木?
- A. 红色
- B. 绿色
- C. 黄色
-
“紫泥封检”中的“紫泥”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权威
- C. 自然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沁园春》都是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但前者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清幽,后者则强调夏日的生机与繁荣。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意象表现和情感基调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