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夏初,喜得方君璧香港来书》
时间: 2025-01-27 03:36: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夏初,喜得方君璧香港来书
作者: 龙榆生
留得馀生惟自愧,泪痕终古长新。
几人相忆见情亲。
西州门外路,悽断故时春。
青鸟为传归信早,开缄喜及芳辰。
蔷薇谢后草如茵。
画图辉禹域,珍重有为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余生的惋惜与自愧,泪水留下的痕迹永远不会消失。能够怀念的人又有几个呢?西州门外的道路,已断送了往昔的春光。
青鸟早早地送来了归信,打开信封时的喜悦正值芳辰时节。蔷薇花谢了,草地却如茵般葱茏。画图辉映着禹域,珍惜这有作为的身躯。
注释:
- 留得馀生:指留下的生命时间。
- 惟自愧:只是感到惭愧。
- 泪痕终古长新:泪痕的存在永远新鲜。
- 几人相忆:有几个人能记住我。
- 西州门外路:指的是西州的道路。
- 青鸟:传信的鸟,象征着信使。
- 开缄:打开信封。
- 芳辰:指美好的时光。
- 蔷薇谢后草如茵:蔷薇花谢后,草地依然像地毯一样柔软。
- 画图辉禹域:指绘制的图画辉映着大禹治水的地方,象征着成就和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0-1949),字仲华,号寒松,近现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抒情诗,也有现代的表达方式,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夏初,正值时节交替之际,诗人收到来自方君璧的来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往昔情谊的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感情。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思考。开篇以“留得馀生惟自愧”开头,直接表露出诗人对自身生命的惋惜,暗示了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无奈。接着提到“泪痕终古长新”,用泪水作为情感的载体,展示了内心的伤感与思念。
在“几人相忆见情亲”中,诗人透出孤独感,感叹能记得自己的人少之又少,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西州门外的路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已断送的春光令人感到遗憾。青鸟的出现则带来了希望,传递着归信,这一转折让整首诗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
最后,诗人通过蔷薇和草地的描写,构建了一幅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美好。而“画图辉禹域,珍重有为身”则揭示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了珍惜生命、努力奋斗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留得馀生惟自愧:感到余生的虚度。
- 泪痕终古长新:泪水的伤痕永存。
- 几人相忆见情亲:有几人能记得我这份情。
- 西州门外路,悽断故时春:西州的路,已断绝往昔的春光。
- 青鸟为传归信早:青鸟早早带来信件。
- 开缄喜及芳辰:打开信时的喜悦正值美好时光。
- 蔷薇谢后草如茵:蔷薇花谢了,草地却依然美丽。
- 画图辉禹域,珍重有为身:美丽的图画展示着成就,珍惜生命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鸟”为信使的象征。
- 拟人:泪痕被赋予了“终古长新”的特性。
- 对仗:如“蔷薇谢后草如茵”中的“谢”和“如”,形成对称。
主题思想: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表达了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友情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在历史变迁中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鸟:象征信使与希望。
- 蔷薇:象征美好与短暂。
- 草如茵: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 画图:象征成就与人生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鸟”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信使
- C. 美好时光
-
“泪痕终古长新”中的“泪痕”指的是什么?
- A. 眼泪的痕迹
- B. 过去的伤痛
- C. 对友人的思念
-
诗人对余生的态度是:
- A. 感到珍惜
- B. 感到惋惜
- C. 感到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临江仙》和《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而《临江仙》则更关注于个人生命的价值与友情的珍重。两者在意象上各有特征,前者多用自然景象,后者则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得更加紧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歌史》
- 《龙榆生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