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正定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25:52

冰合滹沱后,舆梁创构时。

乱沙穿水破,孤塔撼风危。

野阔狐跳迅,林寒鸟语迟。

荒村呼豆粥,犹许疗晨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冰合滹沱后,舆梁创构时。
乱沙穿水破,孤塔撼风危。
野阔狐跳迅,林寒鸟语迟。
荒村呼豆粥,犹许疗晨饥。

白话文翻译:

在冰封的滹沱河面上,车子和桥梁刚刚搭建完毕。
狂风掀起的沙子穿破水面,孤独的塔楼在风中摇晃得很危险。
开阔的野地里,狐狸快速地跳跃,寒冷的树林中,鸟儿的鸣叫显得很迟缓。
荒凉的村庄里,有人呼唤着豆粥,尚且能解晨间的饥饿。

注释:

  • 滹沱:指滹沱河,位于河北省,是一条重要的河流。
  • 舆梁:古代车马过桥的意思,这里指的是桥梁的构建。
  • 乱沙:狂风掀起的沙子,描绘了风沙的景象。
  • 孤塔:独自矗立的塔楼,象征着孤独与危机。
  • 豆粥:用豆子熬制的粥,是一种简单的晨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柏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诗歌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晓发正定 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冰封的河流和刚刚搭建的桥梁,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人们的辛勤劳动。诗的开头“冰合滹沱后,舆梁创构时”描绘了冰封的河面上,刚刚修建的桥梁,给人一种生机与希望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乱沙穿水破,孤塔撼风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力量的无情与人类建筑的脆弱,带有一种危机感。紧接着,诗中描绘的“野阔狐跳迅,林寒鸟语迟”,通过对动物的细腻观察,揭示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在荒村中呼唤豆粥,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坚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类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冰合滹沱后:描述冬季河流冰封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舆梁创构时:桥梁搭建的时刻,暗示着人们的努力与希望。
    • 乱沙穿水破:狂风掀起沙子,突显自然的力量。
    • 孤塔撼风危:孤独的塔楼在风中摇晃,象征着脆弱与不安。
    • 野阔狐跳迅:广阔的野地里,狐狸迅速跳跃,展现生命的活力。
    • 林寒鸟语迟:寒冷的树林中,鸟儿的鸣叫显得迟缓,暗示了寒冬的寂静。
    • 荒村呼豆粥:荒凉的村庄里,呼唤简单的饮食,体现生活的真实与艰辛。
    • 犹许疗晨饥:尽管艰苦,但依然可以解饥,传达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塔撼风危”,通过比喻表现自然的威力与人类建筑的脆弱。
    • 对仗:如“野阔狐跳迅,林寒鸟语迟”,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类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象征冬季的寒冷与静谧。
  • :象征着孤独与人类的脆弱。
  • 狐狸: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宁静。
  • 荒村: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人们的坚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流名称是什么?
      • A. 黄河
      • B. 滹沱
      • C. 长江
    2. “孤塔撼风危”中的“孤塔”象征什么?
      • A. 自然力量
      • B. 人类建筑的脆弱
      • C. 生活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诗词对比

    • 柏春的《晓发正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更注重生活的艰辛,后者则突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不同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柏春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