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蒿上为徐子宜侍郎赋》
时间: 2025-02-04 17:07:35意思解释
古意蒿上为徐子宜侍郎赋
原文展示:
桃李多芳妍,开落如春风。
吒身终自天,花不百日红。
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
为君整仪容,照水不照镜。
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
悲歌欲感君,声若君不闻。
金玉徒结君,君看若浮云。
父母长叹息,谓儿好容德。
脂泽固不妍,珠翠亦无色。
娉婷艳阳春,自丑不自惜。
君心河汉流,为雨不复收。
妾心东流水,赴海终不止。
白话文翻译:
桃树和李树开花繁盛,如同春风般温暖。
然而花开花落,终究逃不过天命,
好花不会常开,只能维持百日。
残月映照着朝阳,各自朝向西东。
我为你打扮仪容,水中影子却不如镜子清晰。
我为你奉上美味佳肴,你却将肉看作堇菜。
我悲伤的歌声希望能打动你,
但似乎你根本听不见。
我为你积累的金玉财富,你却视若浮云。
父母常常叹息,认为我有美貌和德行。
可我觉得脂粉的光泽并不美丽,珠翠的光彩也无所谓。
我在艳阳春中美丽动人,却不懂得自惜。
你的心如银河般流淌,倾泻而下再也无法收回。
而我的心如东流的江水,奔赴大海永不止息。
注释:
- 芳妍:芳香美丽。
- 吒身:指花朵凋谢。
- 残月:指弦月,象征残缺。
- 仪容:指容貌和打扮。
- 甘旨:美味的食物。
- 悲歌:哀伤的歌。
- 金玉:象征财富。
- 脂泽:指化妆品的光泽。
- 珠翠:珠宝和翠玉,象征华丽。
典故解析:
- 桃李:古人常用桃李花比喻年轻美丽的女子。
- 银河:古代诗词中常用银河来比喻遥远且难以相见的情感。
- 东流水:江水向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止境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字梦得,号白雨,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徐子宜的追慕之情,表达对美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诗中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桃李的盛开与凋谢,引入了生命的短暂与美丽的无常。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徐子宜的倾慕之情,而这种情感在诗中不断地与自然景象相互交织。桃李虽美,但其盛开与凋谢象征着人事的变迁与无常,透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
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诗人以“照水不照镜”的意象,展现了对自我形象的反思,暗示着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诗的最后两句以“君心河汉流”与“妾心东流水”作结,既体现了情感的无奈,也揭示了人心的流动与难以把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以桃李之美引入,暗示青春与美丽。
- 之后通过花的盛衰,表达生命的短暂。
- “照水不照镜”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 以“悲歌欲感君”表明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桃李、河汉等自然元素象征人事情感。
- 对仗:如“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构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围绕美的短暂与内心情感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生命与爱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青春、美丽,也暗含人事无常。
- 残月与朝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河汉:代表遥远而难以触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青春与美丽
C. 智慧 -
“照水不照镜”中,水与镜分别象征什么?
A. 真实与虚假
B. 过去与未来
C. 内心与外表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的渴望
B. 人心的流动与无奈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流逝的感慨,但刘过的诗更侧重于对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着眼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