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2-04 15:37: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倪称 〔宋代〕
竹里轩窗真可爱,况当暑退新凉。
檐前岩桂向人芳。
清阴团翠盖,金粟淡微黄。
坐到夜深明月出,好风时度幽香。
莫辞沈醉倒霞觞。
一枝聊赠子,早冠绿衣郎。
白话文翻译
这座竹林中的窗户真是可爱,尤其是在暑气退去,感受到新凉的时节。
檐前的岩桂散发着芬芳。
清幽的阴影覆盖着翠绿的竹林,金色的桂花微微泛黄。
直到夜深明月升起,凉风轻拂带来幽香。
不要推辞醉倒在这美酒和霞光之中。
我想送你一枝桂花,愿你早日穿上绿衣,成为英俊的少年。
注释
- 竹里:竹子生长的地方,指环境清幽的竹林。
- 轩窗:窗户,通常指有栅栏的窗子。
- 况当:更何况,表示强调。
- 檐前:屋檐前面。
- 岩桂:岩石上生长的桂花树。
- 清阴:清凉的阴影。
- 团翠盖:形容竹林的翠绿如盖。
- 金粟:桂花的别称,指桂花的颜色。
- 幽香:淡淡的香气。
- 霞觞:霞光和酒杯,指美酒和美丽的环境。
- 聊赠子:随意赠送给你,表达友情。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桂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美好,常用以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桂花与月亮的结合,常常寓意着团圆和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称,字子倩,号空灵,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常体现出一种隐逸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夏末秋初的夜晚,诗人身处竹林之中,感受到自然的清凉与芬芳,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词作。整首词以竹林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夏末秋初的夜晚。开头两句“竹里轩窗真可爱,况当暑退新凉”,就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檐前的岩桂,清阴的竹林,以及微黄的金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气息清新,生机盎然。夜深时分,明月升起,伴随着清风与幽香,让人心旷神怡。诗人以“莫辞沈醉倒霞觞”表达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呼唤友人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最后一句“一枝聊赠子,早冠绿衣郎”,则是对友人的祝福,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词气韵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给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里轩窗真可爱:诗人赞美竹林中的窗户,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况当暑退新凉:强调在这个秋初的时节,暑气渐退,清凉宜人。
- 檐前岩桂向人芳:描绘檐前的桂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 清阴团翠盖,金粟淡微黄:形象地刻画出竹林的阴凉和桂花的色泽。
- 坐到夜深明月出:诗人静坐至夜深,明月升起,景色愈加迷人。
- 好风时度幽香:清风轻轻拂过,带来了淡淡的花香,令人陶醉。
- 莫辞沈醉倒霞觞:劝朋友不要推辞,尽情享受这美酒和美景。
- 一枝聊赠子,早冠绿衣郎:以一枝桂花作为赠礼,祝愿朋友早日成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粟淡微黄”,将桂花比作金色的粟米,生动形象。
- 对仗:如“清阴团翠盖,金粟淡微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岩桂向人芳”,使得桂花更具人情味,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林:象征着清幽、宁静的环境。
- 桂花:象征着高洁与友谊。
- 明月:象征着团圆与美好时光。
- 清风: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哪个元素?
- A. 山
- B. 水
- C. 竹林
- D. 花园
-
“金粟淡微黄”中的“金粟”指的是什么?
- A. 玉米
- B. 桂花
- C. 稻谷
- D. 杏子
-
诗中提到的“莫辞沈醉倒霞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享受生活
- C. 压力
- D. 离别
答案
- C. 竹林
- B. 桂花
- B. 享受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明月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孤独和乡愁。
- 《月下独酌》:与《临江仙》相似,都是在月下饮酒,但更加突出孤独与自赏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