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点芳心冷若灰,
寂无梦想惹尘埃。
东君总领莺花去,
浪蝶狂蜂不自来。
白话文翻译
一颗芳心冷得像灰烬,没有任何梦想,只引来了满身的尘埃。春天的主宰东君已经带走了黄莺和花朵,而那些疯狂的蝴蝶和蜜蜂却不再自来。
注释
- 芳心:指心中对爱情或理想的追求与渴望。
- 冷若灰:形容心情冷淡,像灰烬一样无生气。
- 东君:春天的象征,常指东风或春神。
- 莺花:指春天的鸟和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浪蝶狂蜂:形容春天的蝴蝶和蜜蜂,充满生机和活力。
- 不自来:不再主动出现,暗示失去生机。
典故解析
“东君”取自古代对春天的称谓,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与万物复苏。诗中“莺花”代表了春日美好的景象,而“浪蝶狂蜂”则是春天活跃的生物,二者的对比突显了诗中表现的失落与寂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淑真(约公元1080年-约公元1155年),宋代女词人,以其才情和词风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表达了春天来临时内心的冷淡与失落,可能与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相关,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诗歌鉴赏
朱淑真的《春归五首》其四,透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首句“一点芳心冷若灰”,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枯寂与无望,芳心的冷淡似乎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寂无梦想惹尘埃”,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心中无梦想的状态不仅使人感到空虚,更是让人被尘世的烦恼所困扰。
“东君总领莺花去”,在这句中,春天的象征东君带走了莺花,隐喻着春天的离去与美好事物的消逝。最后一句“浪蝶狂蜂不自来”则是对春天活力的呼唤,却又无情地指出这些生机盎然的生物并未如预期一般出现,进一步加重了诗中失落的情绪。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点芳心冷若灰:表达内心的冷漠与失落。
- 寂无梦想惹尘埃:没有梦想,生活处于沉闷与尘埃之中。
- 东君总领莺花去:春天的主宰带走了美好的事物,暗示春天的流逝。
- 浪蝶狂蜂不自来:春天的生物未能如愿而至,反映内心的失落。
-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诗人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借助春天的象征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芳心:象征爱情与希望。
- 灰:象征冷漠与失落。
- 东君:象征春天与生机。
- 莺花:象征美好时光。
- 浪蝶狂蜂:象征活力与生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芳心冷若灰”意指?
- A. 心中充满希望
- B. 心情冷淡
- C. 心中快乐
- D. 心如烈火
-
“东君”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王子
- B. 春天的象征
- C. 一座山
- D. 一条河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两位诗人在表达爱情与孤独时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朱淑真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清照则在意象的运用上更为丰富,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两种风格各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 《朱淑真诗词选》
- 《宋代女性文学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