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晦昆仲求近稿戏答二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2:09:48

辛苦搜肠更撚须,适资谈者指瑕瑜。

中郎碑好犹名愧,吏部铭高未免谀。

馀忿燕泥能道否,遗言鹤唳可闻乎。

从今一字休思索,千古文人一律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辛苦搜肠更撚须,适资谈者指瑕瑜。
中郎碑好犹名愧,吏部铭高未免谀。
馀忿燕泥能道否,遗言鹤唳可闻乎。
从今一字休思索,千古文人一律愚。

白话文翻译

辛苦地翻找肚肠,却发现只是在捻须发,适合谈论的人只会指出我的缺点和优点。
中郎碑的美名让我感到惭愧,吏部铭的声望也未免有些谄媚。
我剩下的怨恨,燕子泥巴能说出什么呢?遗留下来的话,鹤声哀鸣可听见吗?
从今往后,字句就不再思索,千古文人都显得愚笨。

注释

  • 辛苦:辛劳,艰难。
  • 搜肠:指细心回想,查找内心的想法。
  • 撚须:捻动胡须,表现出思考的状态。
  • 瑕瑜:指缺点与优点。
  • 中郎碑:指汉代中郎将的碑文,代表光辉的成就。
  • 吏部铭:指官员的铭文,代表官场的高位。
  • 燕泥:燕子筑巢的泥土,寓意微不足道。
  • 遗言鹤唳:鹤的哀鸣,指留下的遗言是否能被人听见。
  • 千古文人一律愚:历代文人都显得愚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使得文人们对自身处境感到失落和无奈。刘克庄以此诗表达对文学创作的苦闷与对社会的批判。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仲晦昆仲求近稿戏答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对时代思考的诗作。诗中开头以“辛苦搜肠更撚须”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创作的不懈追求与深刻反思,似乎在诉说他在创作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孤独。接着,诗人提到“瑕瑜”,强调在文人之间,缺点与优点总是被相互指摘,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竞争与压力。

在“中郎碑好犹名愧,吏部铭高未免谀”中,刘克庄以自谦的态度写出对名誉的看法,认为即使是受人尊敬的碑铭,背后也可能隐藏着谄媚的成分。这种对荣辱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文人世界的清醒认识。

最后两句“从今一字休思索,千古文人一律愚”中,诗人似乎对文人的处境产生了无奈,甚至对文学创作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从而转向自我解嘲。这种情绪在宋代的文人作品中并不罕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思考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辛苦搜肠更撚须:表现出诗人苦思冥想的状态,形象地描绘内心的挣扎。
  2. 适资谈者指瑕瑜:暗示文人之间的相互批评与指摘。
  3. 中郎碑好犹名愧:表达了诗人对名声的复杂感受,认为名声并不总是光荣。
  4. 吏部铭高未免谀:对官场的讽刺,揭示了谄媚的社会现象。
  5. 馀忿燕泥能道否:对过往遗恨的叹息,用“燕泥”象征微小与无奈。
  6. 遗言鹤唳可闻乎:对遗留下来的文字是否能为人所知的怀疑。
  7. 从今一字休思索:宣告不再对文字过于沉思,表达放下的决心。
  8. 千古文人一律愚:对所有文人的普遍感慨,表现出对文学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燕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突显诗人的失落感。
  • 对仗:如“瑕瑜”、“名愧”、“谀”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千古文人一律愚”来表达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文人的苦闷与对名声的反思,集中表现了刘克庄对文学创作的无奈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反映出一个时代文人的普遍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撚须:象征思考、内省。
  • 瑕瑜:象征文人之间的竞争与相互指责。
  • 中郎碑吏部铭:象征名声与功名的双重性。
  • 燕泥:象征微不足道的怨恨。
  • 鹤唳:象征遗言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瑕瑜”指的是: A. 美德与缺点
    B. 名声与地位
    C. 诗词的内容
    D. 个人的情感

  2. “从今一字休思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创作的热爱
    B. 对文学的无奈
    C. 对社会的赞美
    D. 对他人的批评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思考。
  • 陶渊明的《饮酒》:表现了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常常对比,李白的豪放与刘克庄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而刘克庄则更显得忧郁与反思。两者在对待文学与人生的态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