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时间: 2025-01-27 03:5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匏系坐蜗舍,秋光只檐楹。
悬知西湖佳,颇困官事婴。
今日复何日,采舟天外横。
木落山骨露,千螺倒澄瀛。
神仙勿浪求,玉京仍五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游玩时的心情。诗人坐在简陋的蜗居中,秋天的阳光透过屋檐洒在身上,显得格外温暖。他想起西湖的美好,却又因繁忙的官事而无法尽情游玩。今天究竟还有多少个日子能去采舟游湖呢?秋风瑟瑟,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山的轮廓清晰可见,湖水也因螺的倒影而显得更加清澈。诗的最后,诗人劝诫自己和他人不要去追求神仙的境界,依旧过着五城的生活。
注释:
- 匏系:用葫芦做的绳索,指用葫芦编织的绳子。
- 坐蜗舍:蜗舍指的是蜗牛的壳,形容小而简陋的住所。
- 悬知:想必。
- 颇困:相当困扰。
- 官事婴:指繁忙的官务缠身。
- 采舟:泛舟。
- 木落山骨露:意为树木落叶后,山的轮廓显得更加清晰。
- 千螺倒澄瀛:形容湖水清澈如镜,螺的倒影清晰可见。
- 神仙勿浪求:劝诫自己不必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于文化繁荣的时期,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常常融入个人感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因繁忙的官务而无法游玩西湖,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西湖作为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象征着美好和闲适的生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匏系坐蜗舍,秋光只檐楹”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和秋日的温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悬知西湖佳,颇困官事婴”则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显示出他因官事繁忙而无法欣赏美景的无奈。
“今日复何日,采舟天外横”通过设问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两句“神仙勿浪求,玉京仍五城”则以深刻的哲理总结了全诗,劝诫人们不必追求虚幻的理想,而应珍惜眼前的生活。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匏系坐蜗舍:诗人坐在简陋的住所中,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孤独的生活状态。
- 秋光只檐楹:秋天的阳光透过屋檐,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悬知西湖佳:诗人想起西湖的美好,不禁心生向往。
- 颇困官事婴:官务繁忙,无法享受美景,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
- 今日复何日:对未来游西湖的渴望和期待。
- 采舟天外横:描绘了理想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情景。
- 木落山骨露:秋天的树木落叶,山的轮廓更加清晰,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千螺倒澄瀛:湖水清澈见底,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神仙勿浪求:劝诫人们放弃虚幻的追求,珍惜现实生活。
- 玉京仍五城:重申对现实生活的接受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蜗舍”比喻自己的住所,形象生动。
- 对仗:如“木落山骨露,千螺倒澄瀛”,工整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设问:通过设问形式表达内心的疑惑与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在劝诫人们珍惜当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好与自由的生活。
- 秋光:象征着温暖与宁静。
- 蜗舍:象征着孤独与简陋的生活状态。
- 木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神仙:象征着理想与虚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匏系坐蜗舍”中的“蜗舍”指的是什么?
- A. 豪华住所
- B. 简陋住所
- C. 花园别墅
- D. 船只
-
诗人对西湖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渴望与向往
- C. 厌恶
- D. 忘记
-
“今日复何日,采舟天外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期待
- C. 无奈
- D. 悲伤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白居易的《忆江南》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 白居易《忆江南》:侧重于对江南水乡的柔美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
- 《葛立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