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烧筍之约未赴》

时间: 2025-01-23 06:22:21

久约烧林筍,何时会胜园。

未尝清气味,每厌俗盘餐。

渐痛烟犀老,方怜露锦繁。

如何玉川子,苦惜箨龙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友人烧筍之约未赴
作者: 穆修 〔宋代〕

久约烧林筍,何时会胜园。
未尝清气味,每厌俗盘餐。
渐痛烟犀老,方怜露锦繁。
如何玉川子,苦惜箨龙冤。

白话文翻译:

我与你早已约好一起去烧林中的竹笋,但不知何时才能在胜园相聚。
我从未享受过那清新的气息,反而厌倦了那些平常的宴席。
渐渐地对烟火的味道感到厌倦,反而更加怜惜那繁茂的露水和锦绣。
怎么能不怜惜玉川子呢,他苦苦地怀念那被摧残的竹笋。

注释:

  • 烧林筍:指的是在森林里烧烤竹笋,象征与朋友聚会的美好时光。
  • 胜园:可能指一个美丽的园林或聚会的理想场所。
  • 清气味:指清新的自然气息,与城市的喧嚣与俗气形成对比。
  • 烟犀:指烟火的味道,犀是指香气,烟犀即烟火的气味。
  • 玉川子:可能是指一个有名的人物或诗人,象征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 箨龙冤:箨是竹子的外壳,龙冤则可能是指竹笋的哀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修,宋代诗人,字仲明,号修甫。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穆修与友人约定共同享受乡间美好时光,但因故未能赴约,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及对生活琐事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穆修的《友人烧筍之约未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友谊与自然的深切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清新气息的渴望。开篇提到“久约烧林筍”,直接引入了与友人相聚的主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然而,接下来的“何时会胜园”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作者对未能赴约的遗憾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未尝清气味,每厌俗盘餐”一句,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反感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这里的“清气味”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生机,而“俗盘餐”则暗示了城市生活的平庸与乏味。接下来的“渐痛烟犀老”,表达了对烟火气息的厌倦,这里“烟犀”不仅是对美味的期盼,更是一种对生活深感疲惫的象征。

最后,“如何玉川子,苦惜箨龙冤”,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对友人的想念之中,表现出对被抛弃的自然美的怜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思念,又有对自然美好的怀念,展现了穆修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约烧林筍,何时会胜园。
    早已约定一起去享受烧竹笋的乐趣,但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

  2. 未尝清气味,每厌俗盘餐。
    从未享受过那清新的气息,反而对普通的宴席感到厌烦。

  3. 渐痛烟犀老,方怜露锦繁。
    对烟火的味道渐感厌倦,更加珍惜那繁茂的露水与美丽的花朵。

  4. 如何玉川子,苦惜箨龙冤。
    如何不怜惜玉川子,他对被摧残的竹笋深感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在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渴望。
  • 拟人:对“箨龙”的描写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
  • 象征:竹笋和露水象征着纯真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谊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友谊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烧筍:象征着友谊与温暖的聚会。
  • 清气味: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生机。
  • 烟犀:象征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 玉川子:象征对友人的思念与珍惜。
  • 箨龙冤:象征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怜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烧筍”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谊的聚会
    • B. 烹饪技巧
    • C. 竹子的种类
  2.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厌倦
    • C. 无所谓
  3. 在诗中,玉川子象征什么?

    • A. 友人的思念
    • B. 自然的美丽
    • C. 生活的琐碎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穆修与李白:两者都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穆修更多地关注自然生活的宁静,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不羁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入门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