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夜泛太湖》
时间: 2025-01-11 05:19: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素秋秋在水,木叶下,洞庭初。
看渺渺琼田,茫茫玉界,黯黯平芜。
晴湖。沼吴去后,莹柔澜犹似女儿肤。
万顷海惊化石,一泓月浸成珠。
蘧篨。呵壁狂呼。谁主客,甚黄苏。
叹无用年华,无功文字,无准乘除。
踌躇。鬅鬙我发,过仙山宜濯不宜梳。
夜半宫城近也,回桡怕有啼乌。
白话文翻译
在清冷的秋水中,木叶悄然飘落,洞庭湖刚刚开始显露出它的容颜。远处望去,琼瑶般的田野显得渺小,玉石般的天地也显得迷茫,平坦的原野显得黯淡无光。
晴朗的湖面上,吴地的沼泽在离去之后,波光粼粼的湖水依然像少女的肌肤般柔嫩。
浩瀚的海面像是惊涛拍岸,化作石头的波浪,一轮明月浸泡下来,宛如一颗明珠。
我在蘧篨中呼喊,谁是主客,何必在意黄昏的酒席。
感叹无用的年华,无功的文字,连基本的算术都无法掌握。
我犹豫不决,长发飘扬,经过仙境的山,最好是洗涤而不是梳理。
夜深时宫城在近处,划船时害怕有乌鸦的啼鸣。
注释
- 素秋:清冷的秋天。
- 琼田:美丽的田野,形容如玉般洁白。
- 莹柔澜:形容湖水的波光闪烁、柔和。
- 万顷海:形容浩瀚的海面。
- 蘧篨:古代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装饰或比喻。
- 呵壁狂呼:指在墙边大声呼喊,表达内心的激动或不满。
- 无准乘除:指没有基本的数学知识,象征着对世事的无能为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则虞(1870-1927),字子虞,号秋水,近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吴则虞的诗风独特,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则虞晚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内心惆怅。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夜泛太湖》是一首充满优美意象和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中以“素秋”开篇,引入了清冷的秋季氛围,接着通过对洞庭湖及太湖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在“看渺渺琼田,茫茫玉界”一句中,诗人以“渺渺”和“茫茫”描绘出一种无尽的苍茫之感,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在自然景观中,诗人插入了自身的情感,尤其在“叹无用年华,无功文字”中,流露出对自身成就的自我质疑与对时间的无奈感受。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哲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索。同时,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秋秋在水:描绘出秋天的清冷,水面上的秋意。
- 木叶下,洞庭初:木叶飘落,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洞庭湖正开始展现它的美。
- 看渺渺琼田,茫茫玉界: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思考。
- 晴湖。沼吴去后:湖水在晴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亮。
- 万顷海惊化石:浩瀚的海面,激荡着石头般的波浪,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叹无用年华: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作少女的肌肤,形象生动。
- 拟人:湖水似乎也有感情,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投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个人成就的反思,展现出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秋水:象征着清冷与孤独,暗示生命的转瞬即逝。
- 琼田:美丽的田野,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月珠:明亮的月光如珠,象征着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湖?
- A. 洞庭湖
- B. 西湖
- C. 太湖
- D. 南湖
-
“莹柔澜犹似女儿肤”中,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湖水的柔和?
- A. 玫瑰
- B. 女儿的肌肤
- C. 明珠
- D. 清风
-
诗中提到的“无用年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生活的享受
- B.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木兰花慢 夜泛太湖》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吴则虞更为沉郁,李白则更为豪放。吴则虞的自然描写更细腻,而李白则强调即时的豪情与饮酒作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代诗人作品集》
- 《吴则虞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