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4-27 18:51: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作者: 姬翼 〔元代〕
眩乌飞兔走,竞出没,疾如梭。
更影戏浮生,绳提幻化,撺弄教唆。
吹嘘往来变态,闹纷纷平地起风波。
止是蝇头蜗角,古今翻搅如魔。
蹉跎。勘破惊回,尘梦冷,笑呵呵。
悟本有元初,灵明好在,无少无多。
收藏更休点污,对野云溪水唱山歌。
月下无人独步,杖桃雨笠烟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瞬息万变的生活景象,像乌鸦飞、兔子跑,快得就像穿梭的纱线。生死如戏,光影变幻,似乎在玩弄和教唆我们。各种夸夸其谈、变化多端的事情,像是平地上突然起的风波。其实这些不过是微小的争执,古今的纷扰就像魔法般翻搅着。时光荏苒,经过领悟后再回首,那些尘世的梦已冷却,心中不禁笑了。悟到本初的真理,灵明的境界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应当珍惜,别让污浊的东西沾染了自己,在野外与云、溪水一起唱山歌。月光下,独自一人漫步,手杖桃木,雨披、烟蓑相伴。
注释:
- 眩:眩目,形容光亮刺眼。
- 竞:竞争,争相。
- 疾如梭:形容速度快,如同织布机的梭子。
- 影戏:比喻人生如戏,变化多端。
- 撺弄:玩弄、引导。
- 蝇头蜗角: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
- 蹉跎:形容光阴的流逝,时光的浪费。
- 元初:道教哲学中的“元”是指本源,最初的状态。
- 无少无多:恰好合适,没有多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姬翼,元代词人,生平事迹不多,作品风格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他的诗词常常蕴含哲理,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词作,诗人在其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瞬息万变和人心的复杂。开篇即以“眩乌飞兔走”的生动景象,引出人生如戏的主题,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蝇头蜗角”的细小争执,暗示了人世间琐事的无意义,进而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真正价值。
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宁静与觉悟,表达了对本源真理的追求与理解。“无少无多”体现了对生活的简单、朴素的态度,倡导人们应珍惜自然,摆脱世俗的纷扰。最后一句“月下无人独步”,更是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传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世事的淡然,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眩乌飞兔走,竞出没,疾如梭:描绘快速变化的生活场景,强调生活的匆忙与不确定。
- 更影戏浮生,绳提幻化,撺弄教唆:人生如戏,变化无常,似乎被外界所操控。
- 吹嘘往来变态,闹纷纷平地起风波:社会中的浮夸与争吵,像是突如其来的风波。
- 止是蝇头蜗角,古今翻搅如魔:强调琐事的微不足道,却在历史中反复纠缠。
- 蹉跎: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 勘破惊回,尘梦冷,笑呵呵:经过领悟后的释然,面对尘世冷漠的微笑。
- 悟本有元初,灵明好在,无少无多:回归本源,体悟到真理的恰到好处。
- 收藏更休点污,对野云溪水唱山歌:珍惜纯净的内心,与自然和谐共处。
- 月下无人独步,杖桃雨笠烟蓑:在宁静的夜晚独自漫步,享受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戏,强调其变化多端。
- 拟人:光影、蜗角等描述赋予了情感。
- 对仗:全词结构严谨,含义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倡导人们在纷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兔:象征快速与变化。
- 影戏:比喻人生的虚幻。
- 蝇头蜗角:微小而琐碎的纷扰。
- 月下:象征宁静与孤独。
- 桃杖、雨笠、烟蓑:自然与人和谐的意象,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眩乌飞兔走”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宁静
- B. 生活的匆忙与变化
- C. 生活的无趣
-
诗中“蝇头蜗角”意在说明什么?
- A. 大事的纷争
- B. 微不足道的小事
- C. 生活的美好
-
“月下无人独步”表现了诗人的哪种心态?
- A. 孤独与寂寞
- B. 享受自然的宁静
- C. 对世事的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的词中也强调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水调歌头》:苏轼则通过更宏大的视角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