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簟凉 题次香悼亡词后》
时间: 2025-01-26 02:18:53意思解释
诗词原文展示:
玉簟凉
题次香悼亡词后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珠涨迷江。是万里泪痕,报答成双。
丝丝花气息,怎断了偏长。
离红无主,又霎时换作,缟梦冰凉。
收影去,早暗消龙骨,偷费乱肠。
檀郎。春尘锦瑟,秋雪玉箫,赢得此恨茫茫。
仙山天样远,那觅返魂香。
虚幌旧并倚处,有小月飞上钗梁。
芳约准,待拚他连理唐昌。
白话文翻译:
在江水涨潮时,泪水洒满万里,恰似双双报答。
那细腻的花香,怎能将它的芬芳断绝?
离去的桃红失去了主人的牵挂,转瞬之间化作冰冷的梦。
影子早已不见,龙骨的暗影也消失殆尽,心中满是纷乱。
亲爱的,春天的尘埃中有华丽的瑟,秋天的雪中有清脆的箫音,
却换来了如此茫然的怨恨。
仙山远如天际,哪里能寻得回魂的香气?
曾经依靠的地方,如今只有小月飞跃钗梁。
期待着约定,愿与他共缔连理,长久繁盛。
注释:
- 珠涨: 指潮水上涨,象征情感的涌动。
- 万里泪痕: 形容思念之深,泪水如江水般漫延。
- 丝丝花气息: 细微的花香,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离红: 离开了的红色花朵,暗指失去的情感。
- 缟梦冰凉: 白色的梦境,象征失去的温暖和情感。
- 龙骨: 指代心中的苦楚与牵挂。
- 檀郎: 对爱人的称呼,表达思念。
- 连理: 连理枝,象征着夫妻之情或深厚的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字子华,号云庐,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和对故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出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无奈。
诗歌鉴赏:
《玉簟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词,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哀伤。诗的开头“珠涨迷江”,以江水的涨潮象征着诗人心中情感的波澜,泪水如江水般汹涌,难以自持。接下来的“丝丝花气息,怎断了偏长”则通过细腻的花香来表达人对美好记忆的留恋。整个诗篇在情感的抒发上既有细腻的描绘,也有激烈的情感起伏,表现出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与无奈。
诗中多次出现的“冷”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冰凉与孤独。尤其是“缟梦冰凉”,更是直接揭示了梦境中的悲凉。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将回忆与现实交织,既描绘了美好的往昔,也表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有对人情的反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哲思。结尾处提到的“芳约准,待拚他连理唐昌”,将思念与期待结合,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尽管充满了无奈,但依旧留有一丝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珠涨迷江: 以珠子形容江水,暗指情感的汹涌与难以平息。
- 是万里泪痕,报答成双: 形容思念的泪水如江河般漫延,彼此的情感交织。
- 丝丝花气息,怎断了偏长: 花香的细腻,展现对往昔的留恋。
- 离红无主,又霎时换作,缟梦冰凉: 离去的红花失去了主人,化为冰冷的梦境,象征失去的情感。
- 收影去,早暗消龙骨,偷费乱肠: 影子消失,心中纠结的痛苦与思念。
- 檀郎: 对亡妻的亲昵称呼,表达深深的怀念。
- 春尘锦瑟,秋雪玉箫,赢得此恨茫茫: 春天的瑟音与秋天的箫音,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失去后的怨恨。
- 仙山天样远,那觅返魂香: 仙山远在天边,难以寻觅回魂的香气,表现出无奈。
- 虚幌旧并倚处,有小月飞上钗梁: 旧时依靠的地方,如今只剩孤独的月影。
- 芳约准,待拚他连理唐昌: 期待未来与爱人的重聚,愿意拼尽全力去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 “珠涨迷江”以珠子比江水,生动形象。
- 拟人: 对花香的描写赋予其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 诗句中常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本诗深刻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虽有对美好往昔的留恋,但对未来的期待又显得渺茫,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涨: 象征情感的波动与涌动。
- 花气息: 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感情。
- 缟梦: 代表失去的温暖与对逝去的追忆。
- 檀郎: 爱情的寄托,象征着思念之情。
- 仙山: 远离的理想与无法达成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詩中“珠涨迷江”象征着什么? A. 爱情的甜蜜
B. 情感的涌动
C. 现实的无奈
D. 自然的变化 -
“缟梦冰凉”中的“缟”字主要指什么? A. 梦的美好
B. 梦的冰冷
C. 花的芬芳
D. 爱的蔓延 -
诗中提到的“檀郎”是指谁? A. 友人
B. 亡妻
C. 爱人
D. 长辈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 温庭筠的《梅妆》
诗词对比:
- 易顺鼎的《玉簟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抒发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忧愁与思念,而易顺鼎则结合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形成了独特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