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时间: 2024-09-19 21:29:24

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

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

白话文翻译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清风吹拂着傍晚的树林,衰弱的蝉鸣依旧微弱地吟唱着。不必再问秋天有多少,已经有黄花盛开,可以用它来插在头上了。

注释

  • 却暑:指的是炎热的天气已经过去。
  • 回飚:清风,回旋的风。
  • 暮林:傍晚的树林。
  • 衰蝉:衰老的蝉,指声音微弱的蝉鸣。
  • 微吟:轻声吟唱。
  • 不须更问:不需要再询问。
  • 秋多少:秋天的到来程度。
  • 着蕊黄花:指已经开花的黄花,蕊指花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衰蝉”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反映出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自然景物,情感细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诗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换,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描绘了一个清凉的秋夜,风轻轻拂过树林,带走了夏天的炎热,而蝉声微弱,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在此处以“却暑”引出秋的到来,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宁静。

而后两句“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欣然接受,黄花已经开得正盛,象征着秋天的成熟和丰盈,诗人用黄花簪在头上,似乎在享受着秋天的美丽与丰收。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却暑回飚入暮林:描绘夏天的酷暑已经过去,清风拂过傍晚的树林,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2. 衰蝉无力尚微吟:衰老的蝉鸣依旧在微弱地唱着,暗示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3. 不须更问秋多少:不需要再询问秋天的来临。
  4. 着蕊黄花已可簪:黄花已经盛开,可以用来装饰自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拟人:衰蝉无力尚微吟,赋予蝉以人的感情。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黄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丰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感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夏季的炎热,代表着生命的旺盛与喧嚣。
  • :清风象征着凉爽与宁静,带来舒适的感受。
  • :蝉鸣常被视为夏天的象征,衰蝉则暗示生命的衰退。
  • 黄花:象征秋天的成熟与丰盈,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着蕊黄花已可簪”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D. 冬天
  3. 诗中“衰蝉无力尚微吟”中的“衰蝉”意味着什么?

    • A. 年轻的生命
    • B. 生命的衰退
    • C. 夏天的结束
    • D. 秋天的到来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李弥逊的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王维的诗以“静”见长,而李弥逊则更注重“动”的表现,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李弥逊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